美國是全世界最大的藥品市場, 不管是在學名藥品(專利期過後的仿製藥)銷售數額、還是專利新藥的上市,美國都成為全球各國藥廠必爭首選市場。川普利用其市場地位表示,他希望給予藥廠企業約一年到一年半的時間來美國設生產基地,如果是採進口方式進入美國,那就必須繳納關稅,其關稅稅率會非常高,例如200%。
除了川普希望製藥業到美國設廠外,外界認為也有對「世界藥房」印度、「歐洲藥谷」瑞士施加貿易談判壓力的企圖,尤其是印度,一直傳出即將跟美國完成貿易協議,但又一直未見對外公布。說起製藥那可是印度最大的出口工業產品,而其最大的出口市場就是美國,美國40%學名藥都從印度進口,其實利用印度便宜的原料、人工可以大幅降低成本的情況下,美國每年可省下2190億美元的醫療藥品費用,提高關稅對美國不見得有利,所以外界認為施壓印度加速完成最後一哩路的談判成分居多。
200%關稅聽起來比較像恫嚇的語氣,不過台灣生技也擔心美國提高藥品關稅,會讓台灣藥品及醫療器材失去價格上的競爭力,雖然是對各國一致的藥品關稅政策,但學名藥不乏替代品,最後,可能就競爭不過在美設廠的藥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