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即時
2025/09/14 11:41:00
台北市政府昨日凌晨起拆除公館圓環,並填平公車地下道,民團12日晚間發起抗議活動,卻爆發襲警衝突。對此,國民黨立委王鴻薇痛批,率眾抗議的台北市議員苗博雅中途落跑,放任現場民眾不顧,請問有出面譴責暴力嗎?還有法治、道德觀念嗎?

即時
2025/09/08 12:25:00
國民黨與民眾黨去年在立法院修《財政收支劃分法》,原本要為地方爭取更多預算,但藍營執政的連江縣分配款卻被越修越少;事實上不只連江縣,台灣青年世代共好協會理事長張育萌發現,國民黨團終於把縣市長逼瘋了,《財劃法》本島分母寫錯,雲林少拿 27 億、苗栗總額沒增加,連縣長鍾東錦直接崩潰說「不知道預算怎麼編」。

即時
2025/08/26 17:51:00
國民黨日前舉行記者會指控《零日攻擊》導演羅景壬團隊過去3年獲得就業安定基金補助達 2872萬元,以製作三部勞動節宣傳影片,明顯違反基金用途,涉及違法。國民黨立委王鴻薇今天(26日)再揭露,就安基金的「文宣媒體通路採購案」,過去3年有近1億元由民視、年代及三立得標,再發包給羅景壬團隊,「請問這不是豢養媒體,什麼才是?」

即時
2025/08/26 10:48:00
行政院長卓榮泰今天上午針對今年度中央總預算、災後特別條例赴立院專案報告並備質詢,國民黨立委王鴻薇質詢時提到,先前有部會造謠藍白亂刪預算,但若真的被刪除,為何這次沒有編列回來,她隨後怒摔預算書怒喊「你要不要道歉?」卓回應,若當初有些是凍結預算,但在論述時誤說為刪除,他對此表達道歉,但也確實有很多是被刪除的。

即時
2025/08/26 10:07:00
大罷免落幕後,內閣改組成為國內關注焦點。行政院長卓榮泰今天(26日)受邀至立法院就今年度中央總預算、風災條例進行專案報告並備詢,國民黨立委王鴻薇質詢時提問,這次內閣改組,到底會撤換多少官員?會超過5人以上嗎?卓榮泰回應,「如果是部長加上次長,我認為會超過5人」。

即時
2025/08/19 18:00:00
立法院程序委員會今天(19日)表決通過,將攸關普發現金的《韌性特別條例》修正草案,排入8月22日院會報告事項。對此,民進黨立院黨團幹事長吳思瑤向《鏡報》表示,將力拚本週五逕付二讀,努力尋求朝野支持;國民黨立院黨團書記長王鴻薇則說,今天上午黨團協商時有討論特別條例,而該條例早已由總統公告,政院卻送出修正案拖延時間,至於是否支持逕付二讀,仍待週五黨團大會討論。

即時
2025/08/16 15:21:00
國民黨立委王鴻薇昨在立院質詢時指出「總統府去函行政院要求檢討726罷免失敗原因」,總統府發言人郭雅慧隨後駁斥消息。對此,王鴻薇今天(16日)堅稱總統府提出的公文內容和她的一模一樣,「總統府不過想要轉移焦點罷了」。郭雅慧下午再度回應,王刻意隱去其他足以辨識文件部分,操作社會對立,總統府表達譴責。她呼籲政治人物問政應本於事實,「避免造謠屢次敗訴再發生」。

即時
2025/08/12 15:27:00
南韓「真相和解委員會」委員會朴宣映(박선영)11日指控,行政院政務委員與人權及轉型正義處官員一行原訂8日要拜訪,卻在前一晚突然單方面取消,此舉「傲慢無禮」,後續政委林明昕為此致歉。國民黨立委王鴻薇今(12日)表示,此事可以說是我國與韓國外交上的重大疏失,且林明昕假道歉真政爭,顯然已不適任政委一職。

即時
2025/08/11 10:18:00
美國對等關稅7日起生效,台灣對等關稅採疊加計算。國民黨立委王鴻薇今(11日)質疑,疊加關稅讓民進黨內部也炸鍋,直指這讓社會很難接受,尤其政府為何沒有事先告訴產業?且之前民進黨立院黨團總召柯建銘不是說只有10%,多出來的10%誰該負責?

即時
2025/08/08 11:14:00
民進黨立委王義川日前上節目嘲諷台中市長盧秀燕用專櫃粉底液「全妝勘災」,民進黨性平部昨予以譴責,民進黨發言人卓冠廷隨後則替王抱不平,引發內鬨。對此,王義川今天(8日)在立院面對媒體追問笑而不答,隨即離去;民進黨立委林楚茵則幫忙緩頰,她認為此事與性平無關,而是價值觀問題,「說清楚就能落幕」。

即時
2025/08/07 15:57:00
民進黨立委王義川日前在政論節目嘲諷,台中市長盧秀燕用要價2400元的專櫃粉底液「全妝勘災」,爭議言論引起各界撻伐。對此,國民黨立委王鴻薇今天(7日)透過臉書發文表示,這樣歧視女性、年齡以及妨害風化的「政論節目」內容,已經引起國人公憤,沒想到國家傳播通訊委員會(NCC)到現在都沒有任何動作,而她已具名向NCC檢舉,「還能再裝睡嗎?」

即時
2025/08/06 10:55:00
立法院交通委員會、教育及文化委員會今天上午舉行聯席會議,審查《新聞媒體與數位平台議價法》等草案,不過朝野對於是否立法仍未有共識。數發部次長林宜敬說明,數發部已向國科會申請經費,將打造「台灣優質媒體共同分潤平台」,希望透過統一訂閱、聯合勸募及自動分潤機制,讓所有媒體可以得到合理的收入,目前媒體跟數位平台方都覺得可行。
熱門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