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移工拚上櫃1/銀行「一顧慮」放棄移工匯兌市場 東聯互動接手大商機
從移工匯兌服務到跨境金融,接受專訪的吳侑勳一再強調,「東聯互動是一家FinTech(金融科技)公司。」

服務移工拚上櫃1/銀行「一顧慮」放棄移工匯兌市場 東聯互動接手大商機

mirror-daily-logo

2025/10/14 05:28:58

記者:鏡週刊
根據金管會統計資料顯示,2024年移工匯兌金額約842億元,預估今(2025)年將逾千億;且隨著合法管道滲透率提升、來台移工人數攀高,市場成長空間潛力無窮。靠著讓移工「用一支手機就能跨境匯款」,以此賺取手續費的新創公司—東聯互動,是國內第2間取得移工匯兌執照業者,短短3年時間,憑藉著逾4成的市占躍升業者龍頭,也是唯一海外布局先行者。這家新創公司於本月16日上櫃,背後有國發基金、達盈創投、益鼎創投等大咖股東支持。日前,董事長吳侑勳接受本刊專訪,暢談後發先至的關鍵心法,並透露下一階段的成長引擎。

9月19日下午,台北君悅三樓宴會廳擠進逾400人,場內座無虛席,除了國發會副主委詹方冠、櫃買中心副總經理李淑暖、創投公會理事長邱德成、第一金證券董事長陳致全、彰銀創投董事長張喬翔,以及達盈創投董事長方頌仁等政經界人士外,更有玉山、永豐銀行支付部門的一級主管,他們全都是為了一家即將上櫃的小公司而來。

這家即將上櫃的新兵,正是國內移工匯兌龍頭—背後有國發基金、達盈創投、益鼎創投、國泰金和中信金等大咖投資的東聯互動。身為董事長的吳侑勳上台致詞時,連續說了8次謝謝。

金融界到創投界的董、總座一一出席東聯互動上櫃前業績發表會,顯見東聯互動營運動能的潛力。
金融界到創投界的董、總座一一出席東聯互動上櫃前業績發表會,顯見東聯互動營運動能的潛力。

「今天是非常平凡的一天,就如過去二千多個日子,同仁們24小時服務在台跨境工作者;今天相對也很不平凡,大家努力才能走到這裡,從台灣FinTech(金融科技)公司看跨境金融機會。」除了感謝話語外,自詡理性派的吳侑勳難得感性地說。東聯互動因移動匯兌服務被外界看見,且順利上櫃,下一步更要搶攻海外、打亞洲盃。

憑藉著差異化策略,切入移工匯兌業務服務,東聯互動去年就賺逾2億元,等於獲利一個股本;今年上半年合併營收成長至2.67億元,每股獲利高達7.38元,法人預估全年能賺超過一個股本,被金融業譽為台灣純度最高的FinTech公司。「這是家輕資產、重數據,以及具備AI特色的公司,不僅能發揮群聚效應,且也是一家實踐普惠金融的新創,」櫃買中心副總經理李淑暖觀察。

在少子、高齡趨勢下,產業移工需求為最大宗,全世界都在搶,也是商機所在。
在少子、高齡趨勢下,產業移工需求為最大宗,全世界都在搶,也是商機所在。

據金管會資料顯示,2024年移工匯兌金額約842億元,預估今(2025)年將逾千億元。「未來50年台灣勞動人力減少900萬人,高齡人口增加200萬人,外籍移工協助是不可逆趨勢。」代表國發會出席的詹方冠直接用數據佐證。

東聯互動是國內第二家取得移工匯兌執照的公司,搶占合法市場逾4成江山,穩居市場龍頭之位。「目前全台移工人數約85萬人,以每位移工每月平均匯回母國金額1萬至2萬元預估,規模超過千億元。接下來,勞動部和農業部已針對長照和農業移工研擬配套,不僅人數增加,有保障的合法匯兌滲透率也會更高,代表著東聯互動只會更好。」業內人士分析。

東聯互動總部位於距板南線頂埔站不到十分鐘路程的商辦大樓,三樓員工休息室裝潢與外商相似,吳侑勳於此接受本刊專訪。外界好奇,移工匯兌市場潛力大,銀行為何不參一腳?「銀行經營規模和營收來源主要是服務2,300萬國人的量體,才足以支撐利潤,服務85萬名外籍移工,還要推出4種不同語言版本的APP,就服務、成本和人力配置而言,並不符合效益。」吳侑勳剖析東聯互動切入的優勢。

他解釋:「銀行只收交易手續費每筆150元,可能還會倒賠,但我們不會;很多外籍移工對銀行會有距離感,加上銀行匯兌服務有時間差,而東聯互動提供24小時服務。我們是新創企業,只用手機APP就可以轉帳,創新靈活的快狠準DNA在公司核心精神裡,更具彈性。」吳侑勳把沒人要做的服務做到最好,還贏得普惠金融的好名聲,一兼二顧,既獲利又善盡社會責任。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