鏡週刊 的文章

時事
2025/09/26 08:37:00
合勤近期躍升為軍工股,在軍工領域的研發成就也被市場看見,但看見合勤潛力的恐怕不只投資市場,還有跟隨法拍屋而來的有心人士,也就是合勤口中的「法拍蟑螂」。向來低調的合勤董事長朱順一更指出「我們是一家上市公司,只想依法使用自己買下的廠房,不可能鋌而走險。」合勤也喊冤說道「對方混淆法拍合法性,讓被黑道侵害的合勤反遭輿論質疑。」下一步,合勤也計畫向監察院糾舉當地警察的不作為。

時事
2025/09/26 08:30:00
網通廠起家的合勤,近期搖身成為軍工股讓外界重新關注。不過,合勤近期攤上了麻煩事,去(2024)年購買法拍屋做為竹南廠房,但廠房內的消防、水電、冷氣等設備卻被前屋主登記為動產擔保物。為解決問題順利推進廠區運轉,合勤法務長余忞學透露,「經專業鑑價後,欲出價新台幣700萬元向對方購買,但對方卻要價700萬美元,價差足足30倍,內部更加認定應遵循法律途徑正當解決。」協商未果下,後續竟出現對方出動吊車,將自家人手以吊車方式運送,橫空自4樓窗戶登入廠房,再自行搬東西的荒謬場景。

時事
2025/09/26 05:28:59
台股牛氣沖天持續創高,日前寫下26394點歷史高位;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股價,也一度觸及史上新高價、1355元,計算自4月關稅股災低點780元起算,漲幅已逾73%;如今投資人想問的是,台積電一路漲,現在上車還來得及嗎?多頭總司令張錫給答案了。

時事
2025/09/26 05:28:58
AI成長趨勢帶動下,台股漲勢一波接一波;進入第4季,指數位居高檔下,投信基金經理人布局方向,牽動市場敏感神經。本刊專訪近期台股績效冠軍操盤手,一窺專業法人接下來操作策略,投資人可藉此自我檢視投資組合,汰弱留強。

時事
2025/09/26 05:28:58
護國神山台積電持續發威,頻創新天價,「沒看過神山這麼飆的,睏霸數錢真爽!」但也有股民擔心台積電漲這麼多,「有點『懼高』耶!該下車落袋為安嗎?」投資達人超馬芭樂王仲麟在《錢鏡你家》節目中指出,股價1,300元~1,400元是合理滿足點,可先落袋為安,並教戰3招判斷下車訊號,「逢低買進、波段操作,口袋真正摸到錢,才不會淪為紙上富貴。」他說。

時事
2025/09/26 05:28:57
台股高檔震盪,指數在創新高後,短期出現漲多修正,但多頭並未熄火,選股不選市仍是第4季投資重要準則。但AI題材相關個股漲幅已高,哪些是真槍實彈、中長期獲利支撐強勁;哪些又是題材炒作,基本面空虛標的?投資人不妨參考主動式台股ETF成分股,跟緊專業操盤手布局。

時事
2025/09/25 22:13:00
強颱「樺加沙」重創花蓮光復鄉,許多企業紛紛解囊或者提供協助;今年獲利大豐收的金控不若人後,提供免手續費、低利優惠貸款,以及壽險公司也提供啟動快速理賠機制。金控龍頭國泰金更是拋磚引玉,董事長蔡宏圖以個人名義捐出善款,加上國泰人壽也投入千萬,共捐出2千萬元。。

時事
2025/09/25 08:40:00
據金管會最新統計數字顯示,今(2025)年前8月銀行、證券投信期貨(含上市櫃公司等)、保險等三大業者總罰鍰金額1億3,428萬元,其中銀行業占36%,主因在於銀行行員淪為詐騙集團車手涉案和客服人員盜刷客戶信用卡重大事件,而遭到金管會開出千萬以上罰單。

時事
2025/09/25 07:12:00
美國海關暨邊境保護局於美東時間9月24日,針對巨大集團台灣製造據點發布暫扣令,暫停輸美的自行車、自行車零件及配件。對此,巨大集團鄭重發布4點聲明,會爭取撤銷暫扣令並啟動應變方案,積極釐清事實。

時事
2025/09/24 20:18:00
受到國內政治經濟不確定因素影響,截至今年9月,Global Mall的整體成長僅有5%。今年適逢Global Mall 20週年慶,首波活動將於10月9日至22日展開,預期將帶動10%業績。

時事
2025/09/24 18:36:00
美國人形機器人新創公司Agility Robotics創辦人赫斯特(Jonathan Hurst)訪台,今(24)日一早便現身佳能總部,不僅是因為佳能與能率看好並投資了Agility Robotics,更重要的是,雙方都希望在人形機器人的未來成長之路上,有更深度的合作。

時事
2025/09/24 17:19:00
人形機器人話題正夯!獲得輝達(Nvidia)、亞馬遜(Amazon)投資的美國人形機器人新創公司Agility Robotics,無疑是其中的當紅炸子雞,尤其是Agility Robotics的雙足人形機器人的影片一出,更讓外界看到人形機器人落地商用的時間點不遠矣。Agility創辦人赫斯特(Jonathan Hurst)今(24)日接受媒體訪問,也不免被問及與大陸機器人的競爭力差異,他則回應,美國企業在產品設計及市場信任度上具優勢,中國企業還是得克服進入國際市場的重要門檻,就是「信任」。
熱門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