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對近年數字,多元計程車佔比持續成長,以2025年計程車組成來說,小黃計程車與多元計程車的佔比約為6比4,資深產業人士更精算出,小黃計程車與多元計程車出現黃金交叉的時間就落在2027到2028年,而後隨著小黃司機年齡漸增,市場汰換速度只會加速前進。
也就是說,未來多元計程車將成為市場主流,而「以多元計程車為經營主體的Uber和Bolt,就在等待這一天」業者估算後斷言。

曾憲竑結合國際用車經驗與台灣在地狀況進一步指出「未來,還有兩大戰場希望能開拓,就是『機場』與『高鐵』」而他口中的戰場,目前都還是小黃計程車的天下,但這兩大戰點都是肥單,堪稱黃金戰場,載客消費金額多數都能輕鬆破千元。
隨著交通部鬆口有望於明(2026)年做出調整,讓多元計程車能前進機場載客,那麼,曾憲竑看中的戰場可望提前就位。

「一旦多元計程車能突破原先不可路招、不可排班的限制,打破結構性因素下,多元計程車的數量與佔比絕對會雙雙大躍進」業內人士分析,並直言「那麼最先得利者,絕對是現在就專攻多元計程車的叫車平台。」
「從各國發展經驗來看,多元計程車開進機場載客早已行之有年,台灣不開放真的不符合市場需求與國際趨勢。」曾憲竑認真說道。
業內人士表示認同並預期,「當然,目前還是多數的小黃計程車,一定會抵抗多元計程車來分杯羹,可以看得到會有一陣攻防戰,但是能擋多久呢?」尤其是當多元計程車數量持續成長將成為主流。
而從國外市場起家的Bolt和Uber,一旦突破現階段不得於機場、高鐵載客的桎梏,除了能激勵目前的多元計程車司機外,還可以順利將從國外前來台灣的平台用戶乘車需求留在自家平台內,一舉拓增乘車版圖也串接留下肥單營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