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ESG、碳權之後,生物多樣性及自然解方等議題近來倍受重視,「生物多樣性信用額度」成為企業下一個關注的議題,台大實驗林處長蔡明哲指出,生物信用額度不僅有助於提升碳匯,更重要的目標在於創造更大的生物多樣性價值,推動自然正成長。而聯合國氣候峰會COP30今年將以「自然」為主題,強化生物多樣性與環境正向價值,元杉森林總經理胡惠雲表示,現在品牌客戶不只問碳排,更直接要求生物多樣性揭露。
因此,生物多樣性信用額度是以「結果導向」跟「在地量測」為核心,需要經過測量、科學證據的正面生物多樣性成果的憑證。
蔡明哲今年將是連續三年受邀在世界氣候高峰會中(WCS)發表演說,在COP30最重要的周邊會議上,蔡明哲將分享元杉森林位在花蓮壽豐97.77公頃的生態系多樣性示範場域,展現台灣在淺山復育造林生物信用額度的行動解方。
在生物多樣性公約與國際環境協定的自然正成長行動與成果中,《自然演變》、《生態系》和《物種》三大部分是生物多樣性的主要領域,透過選擇五種以上的衡量指標,如,自然資源覆蓋率、水文系統、碳儲存、移棲動物群、棲地、物種豐富度、生態完整性、物種分布、滅絕風險、遺傳多樣性等,展示自然正成長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