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書重生,讓語言自由墜落
「我為什麼選擇書本為創作主題?因為我曾經是插畫家,但我對3D的東西,比2D還感興趣。」韓國藝術家 Jukhee Kwon 在受訪時這麼說。她的創作媒材是許多人不敢碰的舊書本──但她不是撕毀書頁,而是沿著文字,用刀或雙手細細地「解構」一本書。
「我的創作過程大致上是,把書頁一行一行地割下來,所以你還是可以看到書的內容。我不是抹去文字,而是讓文字從靜止中流動起來。」Jukhee的藝術核心,就是讓書重新呼吸。
在本次宜蘭藝術自造祭中展出的作品,是一套來自歐洲的舊百科全書。原書依字母順序編排,內容嚴肅、知識密集,沒有故事情節。但她認為,透過解構這些原本「冷知識」的書頁,並重新排列後,參觀者會在其中看見自己的故事。「觀眾可以從中創造屬於他們自己的敘事,這是非常有趣的過程。」她說。
雖然偶爾會有人問她:「你這樣割書,不會覺得罪惡嗎?」但她的回答很堅定:「我其實非常尊重這些書。它們能以另一種樣貌重生,比被丟掉好多了。這是我用自己的方式向書本這個媒材致敬。」
在有料倉庫展場中,這件作品垂掛於空間中央,像是一道由文字構成的瀑布。書頁如同絲線交織,在空氣中流動、墜落,觀者可在作品中穿行,彷彿走進一本書的身體。這並非單純的靜態展示,而是一場語言的詩性重生,也是一種感知與思想的釋放。
書卷中的詩意現場:MR打造沉浸式閱讀
與《書的編織》不同,《書卷映原》則是以當代科技重新定義「閱讀」這件事。觀眾戴上MR裝置後,會進入一個虛實交錯的書卷空間,眼前展開的是垂掛於展場中央的大型紙卷與詩詞文字,融合宜蘭詩人吳茂松、張繼琳等人的詩作,以書頁裝置為基底,輔以混合實境動畫,將觀者包圍在詩意與空間的流動之中。
這不再是單向的觀看,而是以身體感官參與的閱讀行為。觀者可在展場中移動,觸發不同段落的詩句與畫面,甚至有如在書中穿行,讓閱讀轉化為一種動作,也是一種體驗。
策展團隊指出,《書卷映原》希望突破「閱讀只能在紙上發生」的思維,結合視覺、聲音、互動與科技,讓詩成為空間的語言,讓空間成為可以翻閱的書。這樣的沉浸式設計,也回應本屆藝術自造祭強調的主題:「書是空間、書是方法、書是行動」。
書寫下一頁,由你我共同參與
這兩件作品,一件訴說靜止中流動的書,一件以科技讓書頁翻飛,乍看之下風格迥異,實則都回應了藝術自造祭的策展核心:觀眾不只是觀展者,更是共創者、書寫者。
《書的編織》讓人重新凝視書本的本質與語言的自由;《書卷映原》則打破平面的閱讀邊界,邀請觀者以身體感官「走入」書的世界。兩者皆不只展出藝術作品,更透過媒介、技術與空間設計,帶動人與書的互動與再連結。
如同展覽宣言所說:「書,是觀者親手留下的一頁」。今年的藝術自造祭,不只書寫關於書的故事,更書寫著我們如何與書共舞、共創、共呼吸。當書頁開始會動、會說話、會流淌情緒──那就不只是一本書,而是一場關於文化、記憶與自我書寫的旅程。
現在就安排時間出發吧!唯有親身體驗沉浸其中,一探究竟,才能真正成為展覽的共同創作者!
活動名稱 | 宜蘭藝術自造祭:書冊與文字的載體
主辦單位 | 宜蘭縣政府文化局
展覽期間|2025/07/12-08/31 每日 10:00 - 18:00(每週六加碼延長至20:00、每週三公休,公休日僅開放戶外區域)
展區地點|宜蘭中興文化創意園區(56建物、54建物、有料倉庫、戲棚下)
展區地址|宜蘭縣五結鄉中正路二段6之8號
市集場次|2025/07/12-2025/08/31 (週末六/日 10:00-17:00)
講座與工作坊|2025/07/12-2025/08/31 (週末六/日,場次請參考 報名表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