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方調查發現,劉姓嫌犯昨(30日)先騎乘機車,再前往租借共享汽車,於晚間8時許抵達信義A16大樓地下停車場。他過去曾在該地任職,對建築內部動線瞭若指掌,顯然早有準備。
監視器畫面顯示,他租車後進入停車場埋伏,並於晚間8時41分趁谷女出現時突襲行兇,持刀連砍致死,作案後,劉嫌駕車離去,至信安街棄車後,再騎乘事先藏放的機車沿北宜公路逃亡,一路奔向宜蘭五結鄉。
據了解,劉嫌自小由外公扶養,案發後他直奔外公家,渾身是血。當外公追問情況時,劉嫌坦承「我把前女友殺了」,讓長輩震驚不已,立即聯繫律師,原打算隔日帶他投案,不料警方早已掌握其逃逸動線,於凌晨0時趁夜將他逮捕帶回,結束這場預謀情殺逃亡記。
谷女其實早在今年5月15日就對劉嫌提出家暴告訴,指控對方在街頭掐她脖子、連甩6巴掌,造成口鼻出血,並附上驗傷單,最終法院核發保護令。谷女生前曾在社群平台無奈表示,「保護令根本只是張紙」,還有網友留言提醒「能割爛東西就能砍人」,如今竟不幸一語成讖。
據了解,谷女原本在銀行任職,對外曾透露夢想是走法律之路,但為配合男友作息而轉行擔任夜店公關。她曾自嘲「第一次進夜店,是我媽叫我去看世面」,沒想到就此改變人生軌跡。這段感情最後卻成為奪命枷鎖,讓一位年輕女性倒在愛情的殘酷盡頭。
此案也再次引發社會對「保護令是否有效」的質疑。雖然法條訂有保護措施,卻難以阻止暴力伴侶的最後一擊。多位專家呼籲,應重新檢討高風險個案的追蹤與通報制度,強化警政與社政單位聯防,避免憾事重演。
谷女曾努力追夢,也曾試圖求助,但最終仍孤身面對暴力。這場血案不僅奪走一條年輕生命,更深深敲響警鐘:當保護只是紙上談兵,下個悲劇,還會再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