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因應對美關稅20%,賴清德今天上午11點30分率副總統蕭美琴、行政院長卓榮泰、總統府秘書長潘孟安、國安會秘書長吳釗燮、行政院秘書長龔明鑫、負責經貿談判的行政院政委楊珍妮等人舉行記者會。
對於政府是否有信心在8月7日新關稅政策上路前談到更低的關稅,賴清德表示,談判雖然還沒有簽署最後會議總論,但是已經完成階段性的成果,也就是由原先4月2日對等關稅32%調降為20%,接下來台灣會持續談判,20%不是台灣一開始的目標,會持續爭取對台灣更有利、更合理的稅率。
至於哪些產業會受到衝擊,賴清德指出,在台灣競爭力方面,行政院中小微型企業支持方案除了會協助受衝擊的產業,政府也會持續調整台灣產業競爭力升級轉型,這是卓榮泰在上任之初的計畫。
卓榮泰補充說明,4月4日行政院通過支持產業方案中,對受到衝擊的進口產業進行低中高不同層級的推估,其中32%稅率採行的是高推估,現在回頭看特別條例預算還沒通過執行,但是已經用以緩濟急的方式對多個產業支持。
卓榮泰提到,今天下午他會邀集相關部會說明,幾個月下來對各項產業提供些協助,並針對新的暫時性稅率重新推估;另外,現在立法院已經修正的特別條例,有必要因應現在的情勢做全盤調整,至於調整幅度及未來影響,下午有具體結論會再跟大家報告。
針對美國232條款,賴清德補充,美國最後把232條款放進來談,因為台灣對美國的貿易逆差主要來自於半導體、ICT產業跟電子零組件產業,但是美國目前對於半導體等調查尚未公布,所以現在是進行原則性磋商,相信談判團隊會針對232條款與美國談判,「到時候情況應該就會明朗」。
賴清德強調,這次台美經貿談判的策略就是平衡台美貿易逆差,以及遵循台美互補互利的原則,並達到深化台美經貿合作、建立台美在國安、科技多元領域合作的2個目標,同時秉持4個原則,包含台灣國家利益、產業利益、國人健康、糧食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