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美日經歷核災仍重啟核電 童子賢:為何台灣卻被過時理念鎖住這麼多年?
和碩董事長童子賢今(4日)出席公投記者會時表示,美國和日本都在經歷核災後重啟核電,「為何台灣卻被過時、宗教崇拜式的理念鎖住這麼多年?」(圖/董孟航攝)

|即時

指美日經歷核災仍重啟核電 童子賢:為何台灣卻被過時理念鎖住這麼多年?

mirror-daily-logo

2025/08/04 11:20:00

記者:

陳凱貞

攝影:

董孟航

核三延役公投即將在8月23日舉行,民眾黨主席黃國昌今天(4日)舉行記者會,邀請和碩董事長童子賢、國民黨立委翁曉玲、核能流言終結者創辦人黃士修、清大教授葉宗洸等各界人士到場進行演講。童子賢在上台致詞時提到,自己曾深信非核家園,經過掙扎與反思,他認為非核家園已到該轉彎的時機,且美國和日本都在經歷核災後重啟核電,「為何台灣卻被過時、宗教崇拜式的理念鎖住這麼多年?」
童子賢坦言,自己曾深信非核家園,但在深入檢視其對台灣安全、競爭力與民生電價的影響後,經過掙扎與反思,他認為非核家園已到該轉彎的時機。非核政策不僅削弱台灣能源韌性,更導致電價上升,對產業與民生構成沉重負擔,更違背科學理性、落後世界潮流。美國與日本雖曾歷經核災,最終仍選擇回歸核能,重建社會共識與信心,日本更預計2031年讓核能供電占比提升至22%。
童子賢接著舉例,瑞士雖與台灣地形相似,國土只比台灣大一點,卻仍在2024年使用高達30.5%的核能,加上水力與太陽能,使其98%的電力皆為零碳排來源。歐盟整體核電使用比例也達23.3%,「為何台灣卻被過時、宗教崇拜式的理念鎖住這麼多年?」
童子賢說,許多曾熱心參與再生能源倡議(RE100)的全球科技與市值前十企業,已陸續退出,原因是風電與太陽能三十年來的總和僅占全球發電15%,難以解決地球暖化。反觀台灣,太陽能與風電合計僅占8.9%,不但無法支撐產業參與RE100,更無力對抗氣候變遷。
黃國昌表示,台灣正處於關鍵時刻,能源政策不只影響產業與環境,更攸關國家安全與永續。他批評民進黨推動再生能源雖有其方向,但執行過程不僅官商勾結、破壞環境,還導致台電巨額虧損與電價飆升,無法解決供電穩定問題。面對國際變局與產業轉型,台灣更需要務實、理性、科學的能源政策,他呼籲全民跳脫意識形態,以具體行動改變台灣能源困境。
黃國昌坦言,自己曾對核能持保留態度,但在檢視台灣現況後,認為非核政策已無法支撐高科技產業與穩定供電。火力發電危害健康、排碳過高,再生能源進度也屢屢跳票,民進黨承諾的2025年綠電占比顯然難以實現。他呼籲不要再被政黨對立與意識形態綁架,應集體討論、做出負責任的選擇,為台灣打造一個更穩定、安全、永續的未來。
葉宗洸指出,福島事故後全球強化核安標準,台灣核一至核三廠及核四未啟用機組皆已完成必要改善,乾式儲存設施也通過地震與海嘯考驗,符合運轉安全要求。他批評政府能源政策過度依賴天然氣,儲量僅有7至11天,若遭海上封鎖恐引發國安危機。他接著引述外媒形容,台灣廢核如同「開槍打了自己的腳」,呼籲應重啟核電,至少恢復基本機載電力,以確保國家穩定與能源安全。
翁曉玲則說,肺癌已成為國病,罹患肺癌高達5成以上為非吸菸人口,明顯與空氣汙染有關,台灣從2018年起核能發電廠逐年除役,取而代之的是燃煤等石化燃料,台灣的空氣品質世界倒數,全民用肺發電,民進黨錯誤能源政策已帶給台灣嚴重傷害,立法院推出核三延役公投不只是要穩定電力、抑制電費,更希望能打造以核養綠的家園,而不是布滿農田的光電板。
20250804^MHMD^民眾黨核三延役公投正聲亮【同意,更好的台灣】記者會_攝影董孟航
民眾黨今天(4日)核三延役公投記者會。(圖/董孟航攝)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