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屈公病大爆發!男嬰「臉部變黑」超可怕 疾管署提升旅遊二級警示
廣東屈公病大爆發!斑蚊是重要元凶。示意圖/Pixabay

|即時

廣東屈公病大爆發!男嬰「臉部變黑」超可怕 疾管署提升旅遊二級警示

mirror-daily-logo

2025/08/05 11:47:00

編輯:

陳儷文

中國廣東近來爆發「屈公病」,且疫情急速惡化擴散,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已對當地發布第二級旅遊警示。有醫生PO出男嬰感染屈公病後全臉發黑的恐怖照片,提醒民眾屈公病的可怕之處。至於台灣疾病管制署也已提升該地區屈公病旅遊疫情建議等級至第二級警示。
兒科醫生吳昌騰在臉書「來講兒科急診的543-吳昌騰醫師」發文表示,2021年6月《Clinical Case Reports》線上刊登了一則重要病例報告,一名才12天大的男嬰被送到醫院,他的症狀是發燒、不喝奶、持續哭鬧、臉部變黑(特別是嘴唇和鼻子周圍)(chik sign/brownie-nose) 。
廣東屈公病大爆發!男嬰「臉部變黑」
男嬰感染屈公病「臉部變黑」。圖/來講兒科急診的543-吳昌騰醫師FB
醫師起初以為是細菌感染,給予抗生素治療,同時也進行了一系列檢查,最後發現男嬰是在出生後不久,被蚊子叮咬而感染屈公病,屬於「出生後感染」,而非從媽媽體內傳來。
吳昌騰說,屈公病,是由屈公病毒引起的急性傳染病,主要經由埃及斑蚊或白線斑蚊叮咬傳播。患者會出現發燒、關節疼痛、皮疹等症狀,常見於亞洲、非洲、印度等地。他說明,這種病毒不會人傳人,但帶病毒的蚊子叮咬後,病毒會在蚊子體內增殖,並在叮咬他人時傳播病毒。雖然大多數人是在成年後感染,但新生兒也可能會得病,而且病況可能更嚴重。
疾管署指出,今年截至8月4日,國內屈公病疫情均為境外移入病例,累計16例,感染國家以印尼(13例)為多,其次為菲律賓(2例)及斯里蘭卡(1例);惟目前境外移入病例數已為近6年同期最高(2020-2024年同期介於0-6例),且屈公病的病媒蚊與登革熱相同,因此境外移入引發本土流行的風險增高。
疾管署提升中國廣東省屈公病旅遊疫情建議等級至第二級的警示,並提醒計劃前往屈公病流行地區的民眾,應落實防蚊措施,穿著淺色長袖衣褲,使用政府機關核可,含敵避(DEET)、派卡瑞丁(Picaridin)或伊默克(IR3535)成分的防蚊液;入境時如自覺可能感染,應主動告知機場檢疫人員;返國後如出現發燒、四肢痠痛、頭痛、後眼窩痛、肌肉痛、骨骼關節痛等疑似症狀,應儘速就醫,並主動告知TOCC(旅遊史、職業史、接觸史、群聚史),以利及早通報、診斷及治療。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