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出席的各紡織公會理(董)事長、重要業者代表,所高度關注的美國對等關稅,已影響企業的訂單與生產線運作。郭智輝說,美國新公布稅率從32%調降至20%,這是暫時性稅率。政府將持續爭取更低的關稅,並就關稅、非關稅貿易障礙、貿易便捷化、供應鏈韌性、232條款等議題進行談判磋商,會儘速完成協議,為臺灣產業創造更有利的經貿環境。
實際上,美國對台課以20%暫時性關稅,稅率與東南亞國家差不多,比中國的55%要少很多,因此對於國內紡織業影響相對有限;不過,業者認為政府應提供穩定電力價格、匯率,而且對於人才的培養、新產品研發要多挹注資源,才有助於國內紡織業永續發展。
針對匯率升值,郭智輝表示,政府已啟動多元協助措施,包括輔導企業善用匯率避險工具、推動拓展新南向及其他國際市場,以降低對單一市場的依賴。
經濟部表示,行政院長卓榮泰也已指示相關部會,討論「因應美國關稅我國出口供應鏈支持方案」執行情形及特別預算的籌編,以盡快送出「因應國際情勢強化經濟社會及民生國安韌性特別條例」的特別預算。
經濟部將以930億元產業支持方案來協助產業,包括推出具體且可落地的金融支持措施,確保企業資金流穩定、出口訂單不中斷;引導產業加速升級轉型,提升產品附加價值與技術含量,全面增強國際競爭力。
為了提升產業競爭力,經濟部將AI應用視為重要的升級工具。為此,推動了「法人AI試製線」計畫。由紡織產業綜合研究所針對產業特性快速建置AI試製線,並已開辦了四期「數位紡織品AI試製線培訓班課程」,協助企業員工學習AI應用技能,為產業升級奠下基礎。經濟部將會協助業者培育產業所需人才,也會把研發資源納入產業支持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