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擬以持股換《晶片法案》補助!英特爾恐成首例
魯特尼克在CNBC節目《Squawk on the Street》中直言:「拜登政府基本上是把錢白白送給英特爾、送給台積電,還有其他公司,川普則把這改為『嘿,我們想要換股權,如果我們要給你錢,我們要分一杯羹。』」事實上,市場此前已有傳言指出,川普政府正在考慮以不同方式介入英特爾(Intel),因此消息曝光後,英特爾昨(19)日股價應聲大漲近7%。
根據彭博社報導,白宮正在討論入股英特爾10%的計畫,若成功入股,美國政府將成為該公司最大股東。不過魯特尼克隨後澄清,美國政府即便持有股份,也不會擁有表決權或治理權:「這不是治理,我們只是把拜登時代的補助轉換為川普政府、為美國人民爭取的股權,而且不具表決權。」
另外,白宮新聞秘書勒維特(Karoline Leavitt)昨日稍後也證實,魯特尼克正在與英特爾洽談持股事宜:「總統希望把美國的需求放在首位,無論是從國家安全還是經濟角度來看,這是一個前所未有的創新構想。」
據2名知情人士透露,除了魯特尼克,財政部長貝森特(Scott Bessent)也參與相關討論,但魯特尼克還是這項計劃的主要推手,還透露川普也相當滿意這項提議。據了解,魯特尼克早在今(2025)年6月就曾提及將重新談判拜登時期「過於慷慨」的部分補助案;而對於上述計劃,英特爾、美光、三星與台積電皆拒絕置評。
不只英特爾!美國擬「補助換變股權」擴大至台積電、美光、三星
美國商務部去(2024)年底的最終決定向三星、美光、太記得分別撥款47.5億美元(約1434億元新台幣)、62億美元(約1872億元新台幣)及66億美元(約1993億元新台幣)的補助,英特爾也已取得近80億美元(約2416億元新台幣)的補助。據了解,英特爾近年來投入數十億美元在俄亥俄州哥倫布市附近建造多座晶片廠,並將其稱為「矽心地帶」(Silicon Heartland),計畫生產包括AI晶片在內的先進晶片。
不過,英特爾在先進半導體領域未能充分受惠於AI浪潮,巨額投資旗下的製造業務卻未吸引大客戶,也讓前任CEO基辛格(Pat Gelsinger)去年12月被迫下台,並由譚立浦(Lip-Bu Tan)於今年3月接任。報導指出,譚立浦今年7月在內部備忘錄中強調「不再有空白支票」,並宣布將放緩廠區建設,首座工廠最快要2030年才有望啟用。
若美國政府正式持股英特爾,將開啟史無前例的營運模式,因美國過去只在經濟危機時期透過入股方式支持企業,例如川普稍早批准日本新日鐵(Nippon Steel)收購美國鋼鐵(U.S. Steel)時,也以一股「黃金股」作為條件,賦予總統否決權,保障美國就業與投資不被外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