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火陰影與時代焦慮 短片映照集體不安
本屆入圍作品聚焦當代衝突與社會焦慮,包括烏克蘭大師瑟蓋・洛茲尼察《古生物課》,以孩童視角直面戰爭矛盾;黎巴嫩作品《2006日常烽火》回望戰火記憶,韓國導演李琉璃《暗流》則以南韓邊境村落的兄妹視角折射戰後創傷。伊朗新作《被告毫無悔意》將女性抗爭與家庭困境交織,呈現自由渴望與威權現實的拉鋸。
華語新銳與國際話題作同場角逐
西班牙導演丹尼爾・桑切斯・阿雷瓦洛《男孩們的盛夏秘密》細膩捕捉少年情愫,巴西《天使嘉年華》展現社會底層的渴望,印尼《兒子死後我想修復他的身體》以奇幻超能力轉化親情失落。華語作品部分,由林見捷執導、金馬影帝張志勇主演的《河馬》描繪中國東北小鎮的家庭與時代困境;動畫《叛徒》則以黑白筆觸揭開女性代際創傷。
此外,坎城短片金棕櫚《幸好你不在了:)》、日舞獲獎作《我們在現代啟示錄當佈景》、柏林銀熊《普通的生活》等國際影展話題之作,也將於雄影亮相。
台灣短片20部入圍 從春風到楊麗音展現多元能量
台灣短片亦展現豐沛創作力,包括孫君陶《果蠅》、陳彥廷《春夢》、吳承筠動畫《工》、林治文《這不是我的牛》、薛文碩《浮游物》等,題材涵蓋家庭、勞動、性別認同與在地記憶。演員春風在《所有人都在死》中挑戰瓦斯行老闆,楊麗音主演《貓與雞》以寓言式手法描繪生命告別,黃信堯亦跨刀獻聲《春天》。
兒童評審團獎聚焦童眼世界
「兒童評審團獎」今年選出10部作品,形式多元,包括動畫、劇情與跨界作品。台灣入圍作有《小房革命》、《安雅的異想人生》與《殺雞》,分別以童心視角描繪家庭革命、幻想與生離死別。另有《狗耳的歲月》、《狗狗失竊記》等國際入圍作品,從兒童的情感波動到尋狗旅程,帶領小評審們思考成長與生命議題。高雄電影節將於10月10日至10月26日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