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傑憶/旅居義大利社會學博士。個人網頁:地中海豔陽
5月7日下午,梵蒂岡的西斯汀禮拜堂關上門之後,133位與世隔絕的樞機將開始選舉下一位天主教教宗,這次選舉教宗的秘密會議(conclave)沒有任何中國大陸的樞機參與,但中國因素仍隱隱作祟。嚴謹的梵蒂岡專家不約而同指出,這是半世紀以來,最難預測的樞機秘密會議。
去中心化的樞機主教團
波力堤(Marco Politi)在2004年預測本篤十六世會成為教宗,在教廷陷入管理危機後,也預測他會打破六百多年慣例退位,但波力堤指出,方濟各經歷十年的教會文化戰爭,這次選舉新教宗的過程戲劇化。不僅有常見的保守派與改革派之爭,80歲以下有選舉權的樞機人數達到史無前例的133位,來自71個國家,部分來自過去沒有樞機的地區,一些樞機甚至不懂教廷慣用的義大利文,許多樞機最近才開始認識彼此,都增加了變數。
在133位樞機中,117位是方濟各任命,但不保證都支持他的路線,方濟各雖被歸為改革派,但也提名保守派的樞機,更何況,秘密會議開始時,教宗已經去世,樞機表達自我思想時更不受羈絆。教宗方濟各在4月21日去世後,每天都有新教宗的熱門人選出爐,「候選人很多,但沒人有足夠的選票,而且缺少有力的造王者,」波力堤說,即使是最熱門人選,距離2/3門檻的89張選票都還有相當的距離。
在「全球南方」成為強權爭奪的焦點前,來自阿根廷的方濟各在2013年當上教宗後,透過任命樞機引領天主教會從歐洲核心邁向邊陲,打造名符其實的「普世」教會,天主教徒人數極少的緬甸、寮國、泰國、巴基斯坦、敘利亞也有樞機。52位歐洲樞機仍占多數,但天主教國家愛爾蘭和奧地利沒有樞機,天主教重鎮巴黎和米蘭也沒有,義大利仍有17位樞機(另有一位派駐耶路撒冷、一位在蒙古),人數最多,但義大利樞機並非鐵板一塊,非洲和亞洲的樞機立場也不一致。
國務卿帕洛林呼聲高
教宗方濟各去世後,樞機主教團雷(Giovanni Battista Re)依規定立即在4月22日早上召開第一場樞機團會議,商討教宗葬禮事宜之外,也開始討論天主教會的問題與未來,勾勒新教宗應具備的條件。經過十幾天的討論,爭論焦點可以總結為:要不要延續教宗方濟各開啟的改革。
方濟各認為,時間會戰勝空間,重要的是開啟過程,改革教廷財務,強化性侵醜聞調查,增加女性在教會的角色、對再婚信徒和LGBTQ採包容態度,擁抱移民與窮人,並啟動天主教會組織去中心化、納入更多平信徒聲音的「共議同行」(synodolity),但許多反動勢力阻撓,留下未竟的事業。
從2013年底起擔任教廷國務卿的帕洛林(Pietro Parolin)是呼聲最高的繼任者,嫻熟方濟各的議程,但專業外交官出身的他更周延圓滑,駕馭繁複的教廷和教會組織也是熟門熟路,而且完成方濟各念茲在茲的任務--敲開北京的大門。然而,正是梵蒂岡在2018與北京簽署的主教任命臨時協議成為帕洛林邁向教宗之路的絆腳石。
這份內容保密的協議從簽訂前就紛擾不斷,方濟各去世後,中國不顧梵蒂岡處在「宗座出缺」的空窗期,沒有暫停上海和河南新鄉的主教「選舉」程序,冒犯了教宗的首席權,更讓協議主事者帕洛林處境難堪,一些媒體紛紛指出「中國因素」干擾了新教宗的選任。
梵中協議成帕洛林軟肋
中共多次破壞協議精神,中國天主教徒的處境依舊艱難,新教宗勢必要處理梵中關係。但全世界14億天主教徒,還有許多人處在水深火熱中,敘利亞樞機面對綿延多年的戰火,巴格達樞機要在飽經戰火摧殘的伊斯蘭國家保護教徒,耶路撒冷宗主教要在聖地維繫伊斯蘭、猶太教和天主教的微妙均衡,巴基斯坦樞機小心翼翼避免與伊斯蘭的極端分子衝突,斯里蘭卡的教堂曾遭到恐怖攻擊。
多位資深的梵蒂岡專家向筆者表示,包括超過80歲沒有選舉權的樞機,有二百多位樞機要發言,很難討論梵中協議如此特定的議題,討論的是整體亞洲對天主教會福傳的意涵。高齡93歲的香港榮休樞機陳日君向來嚴詞批評協議,他打破發言五分鐘的規定,發表超過15分鐘的演說,根據他公布的講稿,火力集中在批評方濟各推動的「共議同行」,指出教會性侵醜聞源自性革命的影響,而不是教權主義(Clericalism),但沒有提及梵中協議。
義大利右派「時代報」(Il Tempo)指出,梵中協議是美國總統川普的眼中釘,難以容忍帕洛林成為教宗。但熟悉美國與教廷關係的梵蒂岡專家卡拉布羅(Maria Antonietta Calabrò)指出,長年從事外交的帕洛林與美國建制派關係良好,他協助完成美國副總統范斯與教宗方濟各會晤的願望,隨後在葬禮上安排了全球矚目的川普和澤連斯基的「促膝長談」,川普政府並不反對他當教宗。漢學家郗仕(Francesco Sisci)也認為,攻擊來自教會保守派和改革派的極端分子,而不是美國政府指使。
閉門會議即將召開前,中傷帕洛林的流言不斷,先是他高血壓身體不適的假新聞,然後是他的親中路線疑慮,還有他涉及教廷財務貪腐的傳言。卡拉布羅表示,這些多是保守派的媒體操作,輿論上聲量大,但很難動搖樞機的決定。到目前為止,帕洛林仍是最有可能的教宗人選,但義大利的俗話說:「進去時是教宗,出來時是樞機。」上帝旨意,不是凡人的計算可以參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