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海大學中國大陸暨區域發展研究中心今天下午舉辦「二戰80週年與台灣主體性的歷史意義與國際法精神」座談會,邀請外交部次長吳志中、陸委會副主委沈有忠,以及多名專家學者,從不同面向深入探討中國對抗戰的歷史敘事等議題。
吳志中致詞時說,中國將舉行「抗戰勝利80週年」閱兵,企圖扭曲歷史、強化威權統治,中華人民共和國直到1949年才成立,既非參戰國也不是戰勝國,毫無法理基礎主張擁有台灣主權,「不是他打贏的仗,卻成了他表演的舞台」。
吳志中說,近年各國對台灣展現前所未有的支持,凸顯台海和平不僅是台灣利益,更是國際共同利益,台灣安全奠基於「台灣要有自我防衛的決心」、「美國的安全承諾」、「國際社會的廣泛支持」3大支柱。中華民國台灣是個主權獨立、自由、民主、繁榮的國家,「沒有什麼宣布獨立的問題」,台灣必須展現韌性與價值堅持,才能守護自由繁榮的未來。
東海大學陸研中心主任林子立指出,聯合國成立80週年與中共建立政權政時間無關,中國卻藉此機會擴大宣傳,甚至透過閱兵彰顯其擴張意圖,「建立中國敘事,是中共當前最重要的目的,他們正不斷扭曲歷史事實與國際現狀」,他強調台灣必須提出屬於自己的國際敘事,讓世人認識台灣主體性,這不僅符合歷史事實與國際現狀,也契合國際法精神。
洪浦釗則分析,中國藉由九三閱兵,刻意把「抗戰勝利」與聯合國2758號決議綁在一起,目的就是要營造「抗戰屬於中共、台灣屬於中國」的虛構邏輯,而此操作正違背二戰後國際法的根本精神。
洪浦釗建議,面對中國步步進逼,台灣應以「低調而實在」作為外交戰略,確保自己在區域安全網絡中不可或缺,將自身存在嵌入印太安全網絡,以行動展現主體性,同時也應持續展現民主韌性、深化國際合作、強化自我防衛能力,才能真正承繼抗戰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