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淇分享首度執導的心境,表示以前作為演員,只要專注在角色上,還能有時間在意造型與儀態;但如今成為導演參展,從清晨醒來便掛心觀眾的反應與評論,「好多莫名的壓力」,讓她回想起電影開拍前的忐忑。她直言,這次以導演身份帶著第一部電影與大家見面,很擔心自己沒把工作做好,因此首映前完全無心在乎妝髮或服裝,只想著觀眾是否喜歡這部作品。
她接受法新社訪問時坦言,這部電影取材自自身童年,尤其是與酗酒父親相處的艱難歲月,「我之所以拍這部電影,主因與我的童年經歷有關,這些經驗留下的傷痕至今仍在。」
舒淇透露,自己15歲便因家暴、父母管教嚴厲而離家出走,「這些傷痕正在癒合,但回顧過去時,傷痕如今仍會疼痛。」她自10年前開始動筆,並在2023年擔任威尼斯影展評審時獲得啟發,於當年一口氣完成劇本。
《女孩》以1980年代末的台北為背景,描繪一個低收入家庭的跨世代創傷。故事圍繞少女林小麗(白小櫻 飾)展開,她與言語暴戾、經常施暴的父母間衝突不斷。片中,父親(邱澤 飾)是一名失意技工,長年藉酒澆愁,將怒火發洩在妻女身上,逼迫小麗在恐懼與壓抑中成長。
舒淇直言,雖然主角原型取自自己,但最終作品僅有約三成反映她的真實經歷。她更透露在拍攝完成後,曾鼓起勇氣對父親說:「對不起,我把你的故事搬上了大銀幕。」
演員們也分享對角色的感受,邱澤表示,片中飾演的父親角色讓他重新思考與已逝父親的關係,「扮演的過程中,其實心裡一直想著自己的父親,他也是生活在那個年代,小時候對他有很多不了解,我也透過這個角色,來揣摩他當時是怎麼想的?他為什麼這麼做?經過這部電影跟他有很多的對話。雖然他已經在天堂了,心裡面也同時有很多的釋懷,希望大家看電影時也能感同身受。」
《女孩》中巧妙融入舒淇對恩師侯孝賢導演的致敬,包括《千禧曼波》裡的基隆中山橋與紅氣球元素,對此舒淇透露選景時發生一件神奇的事。她提到劇本中有一幕母女爭吵後分道揚鑣的戲,當初場景組帶眾人去到適合的場景,走著走著,竟無意間走到那座充滿回憶的「曼波橋」,舒淇直呼:「當時我雞皮疙瘩都起來了!我跟小余說好神奇,這就是無心之中我跟侯導的一個連結。」舒淇補充,侯導對她最大的啟發是導戲要「先把人物立住」,因此在《女孩》中,她盡力以人物為核心建構故事。
現年49歲的舒淇,演藝之路充滿傳奇。她從模特兒出道,90年代曾演出三級片,後來憑《聲色男女》一舉拿下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新人與女配角,成功轉型。此後多次入圍金像獎、金馬獎,並以侯孝賢《最好的時光》奪下金馬影后。近年更多次受邀國際影展擔任評審,包括柏林、坎城與威尼斯。
這次以導演身分站上威尼斯紅毯,舒淇形容《女孩》是她與過去和解的過程,也希望藉由這部作品,讓更多觀眾正視家暴、酗酒與家庭創傷等議題。《女孩》台灣正式定檔10月31日搶先全亞洲上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