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美協議臨門一腳卡在半導體?業者點出232條款談判費時關鍵
日前傳出台美關稅談判即將有結果。(翻攝自白宮臉書)

|即時

台美協議臨門一腳卡在半導體?業者點出232條款談判費時關鍵

mirror-daily-logo

2025/09/12 15:58:00

記者:

謝承學

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聲稱,台美將達成重大協議,外界除了期待關稅稅率能否調降外,也關注據傳綁在一起談判的半導體關稅結果,半導體業者表示,由於台灣半導體產業牽一髮動全身,且與美國科技產業關係密切,才是整個關稅談判曠日費時的關鍵原因。
備受矚目的台美關稅談判已進入深水區,沈寂一段時間後,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Howard Lutnick)拋出好消息聲稱,美國將與台灣達成重大協議,對美投資金額、新關稅稅率有望在近期揭曉,半導體業者認為,「台美關稅談判卡這麼久的關鍵很可能就是半導體。」事實上,行政院經濟貿易談判辦公室也多次強調,希望把涉及資通訊產業的232條款調查納入對等關稅談判。
外界高度關注台美最終協議,以及結果是否包含半導體關稅議題。對此,多位半導體業者直言:「還不清楚談判進度和結果,不過半導體關稅肯定是談判拖很久的關鍵。」同時不約而同指出,根本原因在於半導體全球協作的複雜性,「美國是全球半導體重要市場,同時又是匯聚最多頂尖IC設計公司的國家,也需要評估對自身的影響。」
美國《貿易擴張法》第232條款以「國家安全」為名,賦予行政部門極大的貿易裁量權。然而,當這把利刃試圖指向半導體產業時,卻顯得窒礙難行。232條款也對鋼鐵和鋁材產業課徵關稅,但與傳統產業不同,一顆晶片的誕生,是橫跨數國、數十家企業的全球分工合作的結晶。
從美國的IC設計、日本的關鍵材料、荷蘭的曝光設備,到台灣的先進製造,供應鏈環環相扣、密不可分,美國若對單一環節課徵關稅,其衝擊波將迅速擴散至全球,甚至可能波及美國自身的科技與經濟利益,這使得談判變得異常棘手。
不過業者大致上都對半導體關稅感到樂觀,除了先前美國總統川普釋出的「美國設廠就豁免」的訊號,且台灣半導體產業具有足夠韌性,即使真的課稅,也能挺過難關。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