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網友在Threads上發文表示,西門町多項知名伴手禮店中,竟出現低俗的「大鵰燒」,不僅店門口矗立著有如男性生殖器外觀的招牌,更標明「台灣伴手禮」,質疑這樣的產品恐嚴重影響外國旅客對台灣的觀感,更不適合被小朋友看到,表示已經向臺北市陳情系統(1999)投訴,希望市府可以正視這個問題。
貼文曝光後引起網友熱議,紛紛留言表示「真的噁爛,甚至有觀光客買」、「有夠低俗何況台北還是首都」、「搞不好真的都以為大雕燒是台灣特產」、「每去一次就抱怨一次,真的很噁」、「每次看到那個都自動無視」、「在觀光客比較多的地方觀感有夠差」、「終於有人說了,每次跟父母經過都很尷尬」、「根本公然性騷擾」。
也有網友指出,除了西門町之外,在台北車站、平溪老街也都有看過,擔憂若外國觀光客真的以為「大鵰燒」為台灣特產,恐怕會影響對台灣的觀感。
根據《太報》報導,有律師指出「大鵰」系列商品若公開販售,已違反《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不過因社會風氣改變,導致類似產品處於灰色地帶,不過基於保護兒少身心健康,呼籲「不宜縱容公開販售」。
事實上,「大鵰燒」早在10多年前就已出現在夜市中,為一種外型仿冒男性生殖器的雞蛋糕,甚至主打「一口咬下還爆漿」,充滿性暗示的特色吸引大批民眾嘗鮮,甚至直接命名為「大屌燒」,被當時的中國觀光客封為「台灣最有特色小吃」。
當時引起不少家長反彈,認為並不適合出現在孩子面前,如今再次引起民眾批評聲浪,是否會進行相關管制值得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