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世民/台灣大學政治學系副教授
美國在臺協會(AIT)12日回應媒體詢問表示,「中國持續扭曲二戰時期文件,試圖支持其脅迫臺灣的行動。北京的敘事完全是錯誤的,這些文件從未決定臺灣的最終政治地位。」引起一些討論,究竟「美國對臺灣主權的立場」為何?值得從歷史根據來清楚說明。
韓戰爆發後 美國便對臺灣主權「不持立場」至今
1950年6月韓戰爆發2天後,美國總統杜魯門公開宣言:「臺灣將來的地位,應待太平洋恢復安全,再以和日本締結和約,或基於聯合國的考慮做成決定。」既然臺灣的地位在將來需等待上述二方式來做成決定,當然代表美國認為臺灣的地位尚未確定。而「聯合國的考慮」是指依其憲章的「住民自決」原則。
1950年8月26日,杜魯門寫親筆信(目前已解密)給韓戰聯軍統帥麥克阿瑟(7月曾訪臺),提到:「對臺灣未來的政治解決方式,美國的行動是不持有任何特定的見解。事實上,該島是太平洋盟軍因戰勝而自日本取得的一個島。與其他此類的領土相同,在國際社會決定其將來之前,其法律地位尚無法明確。」
1950年9月聯合國大會上,美國政府提出七項原則,當中第三項係處理日本領土,指出:「對於臺灣和澎湖群島問題,規定日本接受將來英蘇美中四國的決定之外,並表明在和約生效一年內若未獲解決,則需交由聯合國處理。」蘇聯反對,12月美國回覆函指出: 「開羅宣言、雅爾達密約、波茨坦宣言等均未做成最後的解決,吾人不能忽略未參加開羅會議之其他同盟國的意見。基於聯合國憲章義務優先的原則,在開羅發表的宣言亦須考慮該憲章的規定。」
上述是美國對臺灣地位未定之立場的開始,至今均未有改變。1979年1月1日美、中建交公報:「美國承認(recognize)中華人民共和國是中國唯一合法政府。美國政府認知(acknowledge)中國的立場,即只有一個中國,臺灣是中國的一部份。(The Government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acknowledges the Chinese position that there is but one China and Taiwan is part of China.)」美國也就只是知道了中國有這個立場而已,並非接受或承認。2009年11月美國在臺協會主席薄瑞光再解釋歐巴馬總統訪中的「尊重中國主權領土完整」言論時提到:「美國對中國的主張就是一種認知而已,美國的立場從來都沒有任何承認。尊重中國主權領土完整,美國是指西藏、新疆,美國總統歐巴馬中國行並未改變對臺政策。」
川普的第一個任期,更是首次提出「美國的一中政策」不同於「北京的一中原則」,並被拜登政府沿用。2020年8月川普時期的國務院亞太助卿史達偉(David Stilwell)表示:「美國長期執行一中政策,這與中國聲稱對臺灣擁有主權的『一中原則』不同。」「美國方面對臺灣的主權問題不持立場。」拜登上任後,2021年10月國防部發言人柯比(John Kirby)表示:「美方長期遵循『一中政策』,這和中國『一中原則』不同,在『一中原則』下,北京宣稱對臺灣擁有主權,但美方對臺灣主權不持立場。」2022年9月美國國務院發言人普萊斯(Ned Price)答覆媒體詢問一中政策是否代表「臺灣是中國的一部分」,他說,「我們不對臺灣的主權採取立場」。
AIT言論違反川普2.0政策?川普會再提「一中政策」和「不支持臺獨」嗎?
可見AIT日前只是重述美國韓戰以來對臺灣主權的一貫立場,馬英九基金會執行長蕭旭岑卻出面指控AIT的說法違反美國「六項保證」之一:「保證不會改變對臺灣主權的立場」,這如果不是無知,便是刻意扭曲混淆。
此外,蕭旭岑還隔空向 AIT 處長谷立言詢問:「有沒有問過美國總統川普的意見?AIT輕率發言讓兩岸更緊張,是川普要的嗎?」違反川普2.0政策?其實川普上任半年多尚未清楚宣示其臺海政策,甚至採取「消極言行」,無意和中國談判時論及臺灣問題。這就像王毅上週和盧比歐通電話後,中國官媒報導:「王毅表示,美方近來採取的消極言行,損害了中方正當權益,干涉了中國內政,不利於中美關係的改善與發展,中方明確反對。尤其在臺灣等涉及中方核心利益的問題上,美方務必謹言慎行。」
何謂「美方近來採取的消極言行」?川普上任半年多僅做的事情只有:一、在今年2月國務院的美臺關係網頁上,刪除「不支持臺獨」;二、在3月G7外長聲明及7月G7領袖峰會的主席聲明中,均未如過往提及「一個中國政策」(去年11月的G7領袖聲明尚有提此)。川普本人更是從1月上任至今,尚未口頭說出「一中政策」一詞。相信目前北京十分擔憂川普第二任期是否延續拜登時期:將「不支持臺獨」增加置入「美國一中政策官方說辭」的作法。這其實也是觀察川普未來對臺政策的重要指標。
習近平就是在等一個「確定美國不會軍事介入」的時機攻臺
蕭旭岑說:「AIT輕率發言讓兩岸更緊張」,這根本倒果為因,幫助中國來分化臺美安全關係及操作疑美論。北京目前應該尚無把握在美國介入下拿下台灣,但是,中國鷹派可能已自認其軍力有把握在沒有美國介入下拿下台灣,習近平就是在等一個「確定美國不會軍事介入」的機會。美國不先動,沒有其他國家會來救台灣,這是為什麼在目前臺灣可能尚有乏足夠實力自行抵禦中國軍事威脅時,美國對臺之安全承諾至今仍為臺灣安全的關鍵要素。因此小粉紅及親中統派才會極力渲染疑美論,一旦成功分化臺美安全關係,讓臺灣人民不再信任美國,美國自然也無意犧牲自己軍人的生命來救臺灣。讓臺灣失去美國奧援後,變得孤立無援,則就只能靠向中國,被中國併吞。
蕭旭岑說法呼應北京,要求臺灣政府接受「臺灣是中國一部份」的主張,這將使臺灣成了王毅所說的「中國內政問題」。臺灣一旦選出接受如此主張的政府,則美國等民主國家要如何來救臺?這只是讓習提早有把握用武力拿下臺灣而發動戰爭,那才是「讓兩岸更緊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