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管署分析,疫情上升與開學後學童密切接觸有關,雖然歷年疫情高峰仍以12月至農曆春節為主,但9月中下旬是否持續升溫仍待觀察。不過,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家庭醫學科醫師蔡秉翰提醒,天氣忽冷忽熱正是呼吸道疾病好發期,流感對長輩、癌症患者、洗腎病人、器官移植者及免疫力較弱的人,可能引發重症,甚至危及生命。
為降低重症風險,疾管署宣布今年流感與COVID-19疫苗將從10月1日起同步分階段開打,公費COVID-19疫苗接種策略,也從普遍接種調整為「風險導向」,以高風險族群為優先對象。
蔡秉翰醫師建議民眾把握「左流右新」口訣:左手打流感疫苗、右手打新冠疫苗,一次完成雙重防護。研究顯示,流感疫苗能降低65歲以上長者約7成重症風險,新冠疫苗也能有效減少重症住院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