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在台協會(AIT)說,包括《開羅宣言》、《波茨坦公告》等二戰時期的文件都沒有決定台灣的最終政治地位,這些虛假的法律敘事只是北京意圖將台灣孤立於國際社會之外。這近似於「台灣地位未定論」的說法顯然讓民進黨人很振奮,民進黨秘書長徐國勇就接著說:「沒有什麼台灣光復節」。此話一出,果然讓國民黨人群起圍剿,連「數典忘祖」、「民族敗類」、「亡國奴」都罵了出來,雙方針鋒相對,最後當然誰也沒有說服誰。
民進黨(DPP)認同所謂的「台灣光復節」嗎?從陳水扁執政即取消光復節國定假日當知道並沒有。不過,民進黨政府20多年前默默地取消光復節國定假日,跟民進黨要員公開說「沒有什麼台灣光復節」,卻是兩種截然不同的態度。做了不說,是因為多說無益,重要的是要讓事情成為既定的事實;做了還說,則代表既得理也不饒人,是台語俗諺的「贏筊閣贏話」。這其中,徐國勇的談話就是屬於後者。
徐國勇會突然說出「沒有什麼台灣光復節」的談話,顯然是得自於AIT那段談話的鼓舞。不過,如果細讀AIT這段談話的相關背景與前言後語,當知道所謂「這些二戰文件沒有決定台灣最終政治地位」,其實是著眼於反對中國對台灣的威嚇,駁斥所謂「日本在二戰後已將台灣歸還中國」的說法。這並非美國有意地採用「獨派史觀」,更不是老美在台灣的藍綠政黨之間選邊;把這樣的談話解讀成「美國人讚聲民進黨」、「警告國民黨」,那真是得意忘形想太多了。
徐國勇把「沒有什麼臺灣光復節」當攻擊發起線,還加碼嗆蔣萬安「你曾祖父(蔣介石)怎麼對付台灣人」,很難不讓人聯想到是民進黨為了提振過去一個多月以來陷入低迷的綠營基層士氣。如果再加上賴清德的九三軍人節談話裡刻意不提「抗戰」,只提「終戰」,這就更讓懷疑賴清德內心深處到底怎麼看待中華民國?奇怪的是,副總統蕭美琴幾乎在同時間在一場公開場合裡,盛讚蔣介石夫人蔣宋美齡:「一生致力於守護台灣與中華民國,抵抗共產黨的併吞企圖。」幾件事拼湊下來,賴清德可知他所呈現的史觀圖像有多錯亂嗎?
台灣人對所謂的「台灣光復節」感受複雜,不僅因為當時為數達8成以上本省人對於自己到底是「戰勝國」或「戰敗國」覺得錯亂,也因為後來的國民黨威權政府掩蓋史實,以及長期政治社會化的洗腦教育,使得這個議題在後來更為撕裂。不過,這是典型的統獨議題,就算吵個三天三夜,也很難說服彼此;還不如透過更多史實的揭露,讓時間去治癒這個爭議。
從這個角度來看,徐國勇這番「沒有什麼台灣光復節」的談話既無益於中華民國台灣史觀的聚合,也與賴清德日前揭櫫「大罷免之後要休養生息」的說法背道而馳,只是無謂地挑起爭端,沒有解決任何問題。
至於所謂的「台灣地位未定論」是延續自上世紀50年代的國際法研究議題,但這個名詞以詞害義,其實已經無法翔實描述早已經完成民主轉型,並完成8次總統大選的台灣主權現況。身為執政者,與其翻查史料,到處找朝野攻防的相罵本;更重要的是如何團結國人、鞏固民主,讓更多人接受並支持「台灣前途必須由全體台灣人共同決定」的這項信念。賴清德不可一時或忘自己肩膀上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