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主筆:陳嘉宏 的文章

陳嘉宏專欄:沈伯洋與陳昭姿 誰比較像「台獨」?

即時

2025/10/31 06:50:00

陳嘉宏專欄:沈伯洋與陳昭姿 誰比較像「台獨」?

沈伯洋1982年次,台大法律系畢業後赴美國加州大學爾灣分校取得犯罪學博士學位,2017年返台後在台北大學犯罪學研究所任教,關心的領域是中共對台的資訊戰與認知作戰,更研究民主防衛機制的法制問題。沈伯洋履歷單純,政治資歷也不深,他從未在公共論壇倡議過所謂的「台獨」主張,更遑論加入任何推進台獨的團體組織。不過,繼先前被國台辦列為「台獨頑固份子」以後,中國重慶市公安局日前又決定要針對沈伯洋「涉嫌分裂國家犯罪」立案偵查,宣稱要「依法追究其刑事責任」。

陳嘉宏專欄:張峻那一腳不是暴力 而是心死

即時

2025/10/29 06:50:00

陳嘉宏專欄:張峻那一腳不是暴力 而是心死

花蓮的藍綠版圖約莫是2比1,是典型的深藍區;不過,在今年的7月的大罷免投票裡,有4萬8969人投下罷免票,不僅越過25%的罷免門檻,也超過去年總統大選賴清德的4萬3157票。花蓮當地的反傅勢力並不弱,但傅崐萁並不在乎,因為他只要「照顧」好可能支持他的那一群人,就能讓他主宰這塊總選舉人數不到20萬的花蓮縣,完全不用理會這些反對意見。這樣的政客為達目的,不擇手段,可說是把肉桶政治玩弄到極致。

陳嘉宏專欄:蔡英文不是魯莽的總統 賴清德也不是

即時

2025/10/27 06:50:00

陳嘉宏專欄:蔡英文不是魯莽的總統 賴清德也不是

美國《時代》雜誌刊出了一篇華府某智庫學者高登史坦(Lyle Goldstein)的投書,文章標題用「魯莽的領導人(Reckless Leader)」指涉台灣總統賴清德,在這兩天引發台北政壇的一陣漣漪。許多人以「魯莽論」標籤賴清德,將兩岸關係的停頓甚至惡化怪責於賴清德,但這並不是事實。

陳嘉宏專欄:大位難智取 秀燕陷重圍

即時

2025/10/24 06:50:00

陳嘉宏專欄:大位難智取 秀燕陷重圍

政壇明眼人都不難發現,在這場發生在台中市的非洲豬瘟重大國安事件裡,來自於國民黨為盧秀燕辯護的聲量並不多。聲量小,有可能是台中市府處理病死豬的過程本身就有瑕疵,讓盧秀燕的國民黨同僚很難為她辯護;但另一種可能性是各種不同的國民黨系統刻意地袖手,他們正在看盧秀燕怎麼處理政治危機?當不當得起「儲君」這個位子?當然,其中更不乏有黨內權鬥的心思,畢竟,「第一儲君」下位了,「第二」、「第三」才有機會。

陳嘉宏專欄:老趙,現在才想「呼群保義」已經來不及了

即時

2025/10/22 06:50:00

陳嘉宏專欄:老趙,現在才想「呼群保義」已經來不及了

鄭麗文在回覆習近平當選賀電的函文中指稱:「海峽兩岸於一九九二年達成『各自以口頭方式表達堅持一個中國原則』的共識」……」有媒體宣稱鄭麗文回到了國民黨立場,是以「一中各表」回覆習近平。但這說法其實是在指鹿為馬,扭曲事實。鄭麗文所言出自2016年前中共中央台辦副主任王在希:「各自以口頭方式表述海峽兩岸均堅持一個中國原則的共識」,是謂「各表一中」,而非1992年國民黨政府所轄的國家統一委員會通過的「一中各表」的定義。鄭麗文當選黨主席之後發出的第一份函文就偷樑換柱乾坤大挪移,將共產黨對兩岸的基本立場悄悄地塞進國民黨的嘴巴裡。

陳嘉宏專欄:盧秀燕將為鄭麗文當選付出政治代價

即時

2025/10/20 06:50:00

陳嘉宏專欄:盧秀燕將為鄭麗文當選付出政治代價

包括國民黨人自己在內,許多人都將新任的國民黨主席定位為「過渡黨主席」,任務是帶領國民黨撐過這兩年,於2027年中提名下任國民黨總統候選人(極可能是盧秀燕);如果一切順利,過渡黨主席甚至可能提早辭卸黨主席職務「大政奉還」,讓總統被提名人完成「黨政合一」帶領國民黨完成政黨輪替。只是,這說法忽略最大在野黨黨主席本身所具備的高度政治性,這項職務不僅擁有極高的政治話語權可以形塑自己的政治風格,也可以制定提名規則左右總統提名人選──此刻鄭麗文的出線就徹底打破這種所謂「過渡黨主席」的認知。

陳嘉宏專欄:真正在「裝瞎」的是傅崐萁夫妻倆

即時

2025/10/16 06:50:00

陳嘉宏專欄:真正在「裝瞎」的是傅崐萁夫妻倆

台灣的災害防救體制在2010年進行了一次史無前例的大翻修,原因就在於前一年的莫拉克風災。這場風災對高雄、台東及南投都造成極具破壞性的傷害;特別在高雄,雖然當時的地方政府已接獲中央災變中心的紅色警戒,但從縣府到村長都沒有(無法)執行撤離命令,最後導致小林村遭掩埋的慘劇。有鑑於這種「中央難以指揮,地方無法負責」的亂象,2010年的修法案開宗明義就是以「強化地方政府應負責地方災害防救事項」為宗旨,目的是建立一套「地方主責,中央支援;地方指揮,中央協調」的災害防救體系。

陳嘉宏專欄:共產黨只是把國民黨當成「有用的白癡」

即時

2025/10/13 06:50:00

陳嘉宏專欄:共產黨只是把國民黨當成「有用的白癡」

鄭麗文在國民黨內的黨齡甚淺,她只當過兩任不分區立委,跟地方派系不熟,也沒有哪個權力山頭把她視為股肱重臣,靠著一張伶牙俐齒在過去20年來浮浮沈沈於泛藍政治圈。她這次宣布參選國民黨主席時原本沒人在意,但突然之間,《今日頭條》等中國外圍媒體開始大篇幅報導鄭麗文,《中國時報》做出鄭麗文第一的民調數據,更多的境外推播入侵泛藍群組,許多軍系校友會開始易幟宣稱要支持鄭麗文,最後竟成為郝龍斌與趙少康口中「境外勢力與大陸當局介入國民黨主席選舉」的黑色政治喜鬧劇。

陳嘉宏專欄:3位大法官為何違反法官不語

即時

2025/10/10 06:50:00

陳嘉宏專欄:3位大法官為何違反法官不語

〈司法院大法官自律實施辦法〉第6條規定:「大法官對明知已繫屬於司法院之案件,應避免公開發表評論或提供諮詢意見。」這不只是一項訓示規定,因為同法第10條第1項還說,對於違反自律辦法的大法官,嚴重者可由司法院移送監察院審查;輕者也要予以譴責或要求其以口頭或書面道歉。關於《憲法訴訟法》的釋憲聲請案已經憲法法庭受理,日前卻有蔡宗珍、朱富美、楊惠欽3位大法官發出聲明表示:「憲法法庭組織不合法,所為評議自屬違法。基於守護憲法之義務,大法官不應參與案件之違法評議與判決。」此已明確違反大法官的自律辦法,3位大法官的作法令人遺憾。

陳嘉宏專欄:別以為林和立說的不會發生

即時

2025/10/09 06:50:00

陳嘉宏專欄:別以為林和立說的不會發生

林和立是香港的中國觀察家、華府智庫「詹姆士敦基金會」(The Jamestown Foundation)資深研究員,他日前在一場研討會中表示,根據他過去3個月來、兩度訪台的印象,只要中國出動4、5艘潛艦,就能對台灣發動海上封鎖,「我相信台灣人不會反抗,而是在那種無可避免的情況下選擇默許。」他還說,中共統戰部門對台滲透程度之深,已能直接致電國民黨主要立法委員並下達指令。

陳嘉宏專欄:大法官 是誰允許你們這樣「睡覺」的?

即時

2025/10/07 06:50:00

陳嘉宏專欄:大法官 是誰允許你們這樣「睡覺」的?

從去年12月立法院通過《憲法訴訟法》修正案已經超過250天,這250天裡,我們的憲法法庭未曾做過任何實體裁判,只通過了75個不受理裁定,所謂的憲法法庭竟變成「不受理法庭」。面對如此荒唐的景象,律師黃虹霞日前接受媒體人廖筱君網路節目專訪時出言痛批憲法法庭怠忽職守。由於黃虹霞具有前大法官的身份,又是由前總統馬英九所提名,她的說法兼具理論、實務與內幕性,非常值得關注,茲特別摘錄重點如下:

陳嘉宏專欄:你永遠不知道黃國昌的下限在哪裡

即時

2025/10/01 06:50:00

陳嘉宏專欄:你永遠不知道黃國昌的下限在哪裡

《中央社》司法線記者謝幸恩因涉及黃國昌組建狗仔隊而去職,黃國昌被問及此事時坦承,他認識謝幸恩,謝是「優秀的調查記者」,他看完其辭職聲明感到「非常感動」,謝幸恩的離職是中央社的損失。區區一個官媒記者辭職,黃國昌到底在「感動」什麼?黃國昌會這麼「感動」,不就說明他與謝幸恩之間,存在著千絲萬縷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