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森建議以下7種生活用品,可以避免花冤枉錢:
- 昂貴的墨鏡:穆森說,價格並不總是等於防護效果。美國眼科學會指出,墨鏡不必買昂貴的才會有效。事實上,美國藥局裡就有100%防紫外線的墨鏡,比缺乏適當防護的名牌墨鏡更明智。穆森說,一副聖羅蘭墨鏡要賣美金500元(約新台幣15093元),但在好市多只要美金159.99元(約新台幣4709元)。
- 小包裝食品與廚房基本用品:穆森表示,小包裝的食品和廚房基本用品也是悄悄消耗金錢的地方。他認為,對於任何耐儲存的物品,尤其是經常用於烹飪或烘焙的物品,大量購買都是合理的。
- 名牌藥品:「買名牌藥,其實就是在買品牌藥。」穆森說,其實成分和含量都一樣,只要快速看一下盒子背面的說名,就能證明這一點。藥品的活性成分、劑量,甚至成分順序通常都完全一致。不是名牌的藥品,價格通常不到名牌藥的一半,而且藥效也沒有任何區別。
- 季節性裝飾用品:商店總是把當季商品賣得讓人無法抗拒,像是聖誕節的飾品、萬聖節的南瓜抱枕,但是其實大部分商品在季末過後都會被清倉。穆森建議到折扣店、倉儲式商店,甚至二手店也能買到帶來相同氣氛的裝飾用品。
- 奢侈美容產品:高端化妝品擁有天花亂墜的行銷活動和高昂的價格。但穆森認為效果並不一定跟價格成正比,他說價格較便宜的普通產品通常也能達到相同的效果。可以查一下網友的評論、自己比較一下產品的成分。
- 名牌商品:許多人都認為知名度高就代表品質高。但在美國,很多商店品牌其實是由生產全國性品牌的「同一家公司」生產的。例如好市多的Kirkland Signature 產品由大品牌生產,有時規格完全相同。在這種情況下,區別在於包裝,而不是品質。
- 瓶裝水:瓶裝水喝起來很方便,但穆森直言長期飲用的話會浪費很多錢,因為美國大多數城市的自來水都符合嚴格的標準,簡單的濾水壺或檯面濾水器就能改善口感。而且瓶裝水也會製造塑膠垃圾,並不環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