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值二戰結束80週年之際,中國外交部長王毅先前聲稱,《開羅宣言》與《波茨坦公告》、《舊金山和約》等二戰期間的國際文件,明確要求日方將從中國竊取的領土台灣歸還給中國,藉此向國際主張擁有台灣主權。
對此,AIT公開日前罕見表態,直指中國試圖扭曲二戰時期文件,試圖支持其脅迫台灣的行徑,「北京的論述完全虛假不實」,並強調這些文件「均未決定台灣最終的政治地位」,美國國務院也支持其立場。
不過,美方表態被外界解讀為拋出「台灣地位未定論」。外交部長林佳龍感謝AIT重申美方對台政策立場,卻引來國民黨批評此舉是在附和美方,並強調「台灣屬於中華民國」,民進黨秘書長徐國勇則拋出「台灣沒有光復節」說法反駁,在國內引發激烈爭論。
眼見論戰升溫,國安會諮委黃重諺日前接受專訪時解釋,AIT說法與美國或其他國家長期對台政策一致,核心在於凸顯中國對台主張缺乏依據。他認為外界將AIT說法解讀為「未定論」不夠準確,只能說中國提出的論據不代表擁有台灣。
淡江戰略所教授黃介正指出,民進黨對台灣定位的論述只講了一半,他們只強調台灣不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部分,但在主權問題上,其說法卻不完全與《中華民國憲法》相符。
黃介正續指,根據中華民國在1952年與日本在台北賓館簽訂的《中日和約》,已明確認定台灣主權屬於中華民國,「只是民進黨不願意大聲講」。
黃介正說,徐國勇拋出台灣沒有光復節確實「講得過頭了」,若依照民進黨的論述繼續往下推演,就會變成「台灣不屬於任何地方,是無國籍的託管地」,又將會引發一連串問題。
成功大學政治系教授王宏仁則說明,1952年簽署的《中日和約》主要規範中華民國國民的身分,並未明確處理台灣主權歸屬問題,因此在國際法與歷史詮釋上,仍存在討論與辯論的空間。而民進黨政府也正試圖推翻國民黨長期以來的主張,目的在於避免落入中共「一個中國原則」的陷阱。
王宏仁進一步指出,過去國民黨在兩蔣時期所建立的認同意識,容易被中共拿來作為「兩岸同屬一中」的論據,讓國際社會與台灣內部陷入混淆。民進黨因此試圖提出新論述,與國民黨及中共劃清界線,建立更清晰的國家定位,並作為與北京爭奪話語權的重要武器。
面對AIT表態在國內引發朝野激烈爭論,東海大學政治系副教授林子立表示,台灣的主權應由2300萬人民共同決定。歷史認知本就多元,與其陷入無止境的論戰,不如隨著時代前進。「現在正是台灣被國際重新看見的最好機會,我們要認識自己是誰,這才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