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男星于朦朧11日驚傳墜樓身亡,網路上便流傳影片及諸多說法,稱于朦朧因「性侵後滅口」、「被虐殺」或「娛樂圈黑幕」等因跳樓自殺,雖然其母親先前曾公開表示兒子是因「飲酒意外」墜樓,卻又在社群瘋傳一份署名于朦朧媽媽的「告冤書」,文末還按下血手印,強調兒子離世「絕非意外」。
中國北京朝陽公安分局將此事件列為日前所推出的「淨網2025」行動,指出網傳自殺皆為不實謠言,並將言論發布者依法送辦;然而事件持續延燒,就連英國媒體《BBC》也以3大方向做出報導,登上頭版頭條。
《BBC》指出,雖然無法獨立還原證據及言論真實性,不過先以「網絡發酵」來看,雖然中國政府長期在社交媒體進行嚴格的言論管控,不過網友為了躲避審核,仍能開發出多種語言系統,包括拼音縮寫、諧音、暗示等語。
其次以「警方通報」來看,網路不斷圍繞「自殺、娛樂圈潛規則、特權階級介入」3大質疑,不過網友相關言論發布後,僅幾秒時間就遭刪除,依據中央網信辦「清朗、整治惡意挑動負面情緒問題」專項行動,為了不破壞「破壞網絡生態」,中國網絡監管部門將言論清理一乾二淨,並僅以闢謠帶過事件,毫無披露案件相關細節。
最後,「明星舉止為何成網民新目標?」《BBC》指出,日前中國女演員黃楊鈿甜因佩戴價值230萬元的天價耳環引起網友軒然大波、要求徹查其父是否涉嫌貪污受賄,哈佛畢業生蔣雨融的發言也引起中國將目光放向她的家族勢力,要求政府清查是否有行使特權,然而這些指認並沒有被證實。
《BBC》點出,新冠疫情結束至今,中國陷入經濟危機,失業率高,經濟環境不景氣,民眾對當權者的不滿就直接反映在關注部分階級及厭惡情緒上,而在資訊不透明之下,中國網友只好將事件視為「是特權階級在背後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