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AI遇上生物多樣性 台積電生物多樣性國際論壇激盪跨界火花
第一屆台積電生物多樣性國際論壇暨頒獎典禮。由左至右為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黃文山館長、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蘇振綱常務副主任委員、台積公司財務長兼發言人。(台積電提供)

|即時

當AI遇上生物多樣性 台積電生物多樣性國際論壇激盪跨界火花

mirror-daily-logo

2025/09/27 16:24:00

記者:

謝承學

台積公司今(27)日舉辦「第一屆台積電生物多樣性國際論壇暨頒獎典禮」,集結海內外生物多樣性領域專家深度對話。活動不僅探討生態保育的未來發展,也表彰了首屆「台積電生物多樣性獎學金暨提案獎勵」的22件傑出提案,旨在培育潛力人才、促進重要生態研究交流,為台灣的生物多樣性保育樹立新里程碑。
此次活動是台積公司於2024年國際生物多樣性日啟動之「Eco Plus! 生態共融計畫」的重要實踐。該計畫以棲地、物種與知識培力為三大核心 ,致力於串聯內外部資源,加速推動生態復育與自然教育。
台積公司財務長兼發言人暨「Eco Plus! 生態共融計畫」指導主管黃仁昭資深副總經理在致詞時表示:「守護生物多樣性是刻不容緩的事情,台積公司很榮幸能在這裡面略盡綿力。我們深知生物多樣性的重要性,因此啟動『Eco Plus!』計畫,從棲地營造、物種保育及人才培育三方面著手,並設立獎學金與提案獎勵,期盼為生態領域的發展注入源源不絕的動能。」
黃仁昭強調,今日不僅是頒獎典禮,更是一場跨域交流的盛會。他特別感謝評審委員的專業,從眾多提案中選出22項得獎作品,並感謝農業部生物多樣性研究所與台灣植物分類學會的鼎力支持。他同時恭賀所有得獎者,並表示:「你們熱情的參與,是我們生物多樣性計畫最重要的資產。」
活動邀請到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蘇振綱常務副主任委員、農業部生物多樣性研究所楊嘉棟所長、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黃文山館長擔任頒獎人。國科會蘇振綱常務副主任委員肯定:「生態保育及生物多樣性的重要性,實與淨零永續並駕齊驅。我們欣見台積電堅定地實踐對生態與環境永續的長遠承諾。」
首屆「台積電生物多樣性獎學金暨提案獎勵」由台積公司攜手農業部生物多樣性研究所、台灣植物分類學會共同發起。獎項針對大專院校與研究機構的大學生、碩博士生與研究人員,設立「新秀獎、菁英獎、提案獎」。今年共計22件提案脫穎而出,最高可獲新台幣200萬元獎金,以資助其研究付諸實行。本屆獎盃更是別具意義,由台積電的硫酸銅廢液循環再生的銅管製成,以無限大符號為意象,象徵生物多樣性的永續發展。
為促進跨領域的知識交流,本次國際論壇以「AI世代下的生物多樣性」與「生物多樣性保育與資源永續管理」為題。特別邀請演化生物學權威、成功大學玉山學者五條堀孝,以及植物保育專家、中山大學特聘教授江友中進行專題演講。座談會更邀集中央研究院周昌弘院士、楊秋忠院士,以及林業及自然保育署林華慶署長等重量級專家與談,共同激發創新的保育研究與自然解方。
農業部生物多樣性研究所楊嘉棟所長表示:「我們期望台積電能持續發揮產業領頭羊的關鍵影響力,將生物多樣性的核心概念深植於年輕世代。」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黃文山館長也期盼能與台積電深化合作,讓台灣在生物多樣性領域的成就,能在國際舞台上持續展現其價值。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