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國產署將北市大安區建國南路信義聯勤俱樂部土地,分為南北兩塊基地,並以每坪近百萬,共約23億元底價進行標售,最後由新壽以約63.8億元得標,換算每坪高達274萬,高出底價2.7倍,比當時行情高出一倍以上,據《經濟日報》報導,這連帶讓已經在上漲的北市房價加速走高。
新壽原本宣稱要在該址規劃豪宅,但實際上放置2年多後,就透過商仲公開標售,光是北基地底價就開價42億元,最後以48億元賣出,再把南基地以53.3億元賣出,合計101.4億元,一來一往大賺37億多元。
張欣民指出,信義聯勤案可說是當時房價飆漲引爆點,土地行情、豪宅價格都因此以倍數飆漲,連一般住宅房價也以驚人速度上漲,這也引發輿論撻伐政府賤賣國土的爭議,迫使行政院後續緊急宣布500坪以上大面積國有地標售喊卡。
時隔近20年,新壽再度以北士科土地引起爭議,第一建經研究中心副理張菱育點出,新壽以買斷方式取得信義聯勤案產權再轉售,雖被質疑是短期套利,但屬於私人資產運作,政府難以干預;北士科T17、T18則屬於地上權案,按照契約須依公共開發計畫興建與經營,若延宕或違反約定,涉及公有資產使用效益與政策信任問題,若是讓地上權制度被外界視為「另類炒地」,未來可能會讓政府更加嚴格審視保險業資金運用在不動產的合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