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即將到來,陸委會日前公布7種中共拉攏台灣青年的手法,包括學術交流、科研競賽、網紅培訓、徵文比賽、優惠門票、企業實習、獎勵措施等。陸委會提醒,中國方面提供「免費招待」或「落地接待」,此類活動恐有統戰意圖,應提高警覺。
鄭英耀昨天受訪時說,他不鼓勵甚至是禁止、反對中小學到大學「交流只有想到中國」,被解讀為「反對兩岸學術交流」。對此,馬英九基金會執行長蕭旭岑批評,鄭英耀違反憲法與《兩岸人民關係條例》,限制國人行動自由,恐嚇學子不得赴中國交流,已經明顯不適任;且總統賴清德日前接受日媒專訪,提及盼兩岸交流合作,鄭的說法是打臉賴清德,應自請下台負責。
鄭英耀今天表示,被指控反對與中國交流,「這樣的帽子我承擔不起」,他是在陳述一個事實,現在兩岸關係確實比較緊張,陸委會公布橙色警戒。教育部無意限制個人遷徙自由,但在橙色警示發布下,他要提醒學校師生評估潛在風險。
鄭英耀說,學術交流本應受到鼓勵,但交流的對象與環境要審慎評估。歐美先進國家或其他民主國家對台灣較為友善,學術與文化交流建立在互相尊重的基礎上,但中國對台灣並不友善,也非民主國家,師生在當地從事學術或文化活動可能涉及複雜的政治風險。
立法院外交及國防委員會今邀國家安全局、海洋委員會、大陸委員會、法務部調查局報告「中國複合式威脅對我國家安全之影響」,並備質詢。陸委會副主委沈有忠上午開會前接受媒體聯訪。
沈有忠表示,兩岸交流要依循健康有序的原則,現在教育部有相關登錄機制,陸委會也有揭露制度。針對兩岸的文教交流,還有很多國家可以幫助台灣學生更加國際化和多元化,若真的要到中國大陸交流,千萬要記得人身安全或做好事前登錄,確保交流的健康有序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