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廠慌了!中國制霸稀土只要掐供兩月 全球汽車生產恐陷停擺
中國即將於11月8日實施新一輪稀土出口管制,全球汽車產業如臨大敵。圖/Toyota

車廠慌了!中國制霸稀土只要掐供兩月 全球汽車生產恐陷停擺

mirror-daily-logo

2025/10/22 19:53:00

記者:

陳宏銘

中國即將於11月8日實施新一輪稀土出口管制,Toyota(豐田)北美採購暨供應商開發部門集團副總裁Ryan Grimm(瑞安.格林)警告,中國一旦卡關供應鏈,「兩個月內就能讓我們整個汽車產業停擺。」
全球車廠現在陷入產業集體焦慮,稀土磁鐵是汽車不可或缺的零組件,從電動後視鏡、雨刷馬達、喇叭、燃油與煞車感知器,到電動車馬達,全都仰賴稀土。
隨著中國新出口管制即將生效,全球汽車製造商正加緊搶貨。根據顧問公司AlixPartners的估計,中國掌握全球約70%的稀土礦開採、85%的精煉產能,以及90%的稀土金屬合金與磁鐵產量。這意味著,只要北京轉動閘門,全球汽車產線恐將全面停擺。
德國金屬粉末供應商NMD執行長Nadine Rajner直言:「現在情況非常緊張。」她表示,客戶正想盡辦法從中國以外尋找貨源。不過,雖然瑞典等國蘊藏豐富稀土資源,卻缺乏礦場與精煉能力;尤其重稀土幾乎被中國壟斷,掌握全球 99.8% 的精煉產能。
為對抗中國的主導地位,美國總統唐納德.川普(Donald Trump)與澳洲總理安東尼.阿爾巴尼斯(Anthony Albanese)近日簽署礦產合作協議,投資澳洲稀土開採項目。然而,專家指出,要形成替代供應鏈仍需數年時間。
歐洲車廠則寄望「城市採礦」,從報廢車輛中回收稀土。法國雷諾支持的Neutral公司,每年從約40萬輛廢車中回收稀土,並與歐洲15個汽車品牌簽訂了合約,但執行長Jean-Philippe Bahuaud坦言:「這還不夠,必須還要擴大規模。」
開採轉移緩不濟急,回收量能又有限,不少車廠與零組件廠乾脆投入無稀土電動馬達開發。通用汽車(GM)、BMW、雷諾、ZF(傳動系大廠)與 BorgWarner(關鍵模組供應商)都已展開相關研發。英國電動馬達新創公司Monumo 則利用AI模擬技術,協助全球前十大車廠之一的客戶,將稀土使用量平均減少24%。
但分析師警告,這些新技術仍需數年才能商轉,而無稀土電機成本更高,車廠恐難完全捨棄含稀土部件。尤其中國若持續以低價策略搶市,勢必壓制替代供應鏈的發展。
供應鏈顧問SC Insights聯合創辦人Andy Leyland指出:「中國總能以更低的價格搶下市場。」德國稀土貿易商Jan Giese也斷言:「中國出口管制不會就此終止。」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