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韓國媒體報導,不僅連鎖品牌炸雞價格上漲,就連首爾的傳統炸雞攤販都由過去的9900韓元(約新台幣211元)漲到17800韓元(約新台幣381元),幾乎漲了一倍!一名業者坦言,當外送平台手續費漲了、配送費漲了、總部還要求我們把菜單裡的雞肉分量減少了,許多加盟商們不想漲價、不想讓菜單縮水,但是「平台方和品牌方不允許」。
根據韓國農水產食品流通公社20日發布的《食品產業景氣動向調查》,今年第4季食品產業景氣展望指數為99.3,較上一季下降0.8個百分點,有持續惡化趨勢;不過根據韓國肉雞協會統計,以主要用於雞肉生產的9、10號雞為基準,肉雞價格在2023年3月上漲至5,308韓元後,至去年11月回落至2692韓元,截至今年10月4日,售價約3,462韓元,雖此後略有上漲,價格仍低於去年11月高點,炸雞售價卻逆勢上揚。
今年9月份,橋村炸雞推出了10款新品,並更新了炸雞重量,稱提升口味和品質,不過卻遭網友抗議、陷入「漲價」爭議,事後該公司才決定將產品的重量和生肉成分恢復到原來的狀態;今年5月BHC炸雞推出了「雙重價格制」,將定價權轉移給了加盟商,進一步推高了外送價格,加劇了漲價亂象。
報導指出,受到外送平台費用上漲,加上業者推出雙重價格制度,導致炸雞業者不斷漲價,導致消費者哀號;對此韓國政府相關部門表示,正致力於穩定食品價格,另外炸雞和許多熟食雖然價格上有標示義務,但份量標示義務不如生鮮透明,這成為「縮量通膨」難以監管的漏洞。
政府部門將持續與公平交易委員會、食品安全、農林畜產食品部等相關部門協商,解決此次炸雞漲價亂象;同時涉事品牌也承諾降回原價、原先產品重量,表示「將積極與消費者對話,了解滿意產品是什麼」,盼平息漲價爭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