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22)日台中梧棲養豬場被驗出非洲豬瘟陽性,部分民眾擔心非洲豬瘟會傳染給人類,而根據農業部資料,非洲豬瘟與豬瘟皆為病毒引起的高度傳染性疫病,不過豬瘟是由RNA病毒中黃病毒科所引起,非洲豬瘟則是由DNA病毒非洲豬瘟類病毒科所引起的疫病,目前皆無疫苗可使用。
疾管署副署長曾淑慧指出,世界動物衛生組織、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皆明確表示,非洲豬瘟「並非人畜共通傳染病」,不會透過與豬接觸或食用相關食品傳染、生病;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感染管制中心副院長黃高彬也說,非洲豬瘟病毒(ASFV)無法在人體增殖複製,因此不會遭受感染。
過去中央災害應變中心曾指出,非洲豬瘟可透過如廚餘、載運染病豬隻或廚餘等之車輛、壁蝨、豬隻的分泌物與排泄物、肉類製品與相關人員衣鞋夾帶等途徑傳播,不過黃高彬解釋,人體胃酸pH值介於1.5至3.5,非洲豬瘟存活點則介於pH 3.9至11.5,因此人類的胃酸足殺死ASFV,不會進入到腸道、糞便,影響人類。
對此《鏡報》整理出非洲豬瘟相關疑惑,為讀者解答:
非洲豬瘟病毒(ASFV)如何傳染?100%致死嗎?
- 病毒從豬隻口腔黏膜進入到消化道,導致粘膜出血,發病潛伏期長達4至19天;根據農業部獸醫研究所資料,若感染強毒株,豬隻將100%致死,若為中間毒株, 豬隻會現急性臨床症狀,但有高比例感染豬隻存活;至於弱毒株,雖沒有臨床症狀,但血清可檢測出非洲豬瘟抗體。
ASFV病毒可存活多久?
- ASFV病毒「抗酸鹼能力強」,可存活於酸鹼值4至13,在室溫下病毒於糞便中可存活11天,在沒有洗乾淨的豬舍、豬欄下至少可存活1個月,在部分豬肉產品中可存活超過140天以上。
感染ASFV豬隻有那些症狀?
- 常見臨床症狀包括41至42℃高燒、食慾不振,耳尖、腹部以及四肢末端皮膚出現紅斑、呼吸短而急促、厭食、不願意移動、嘔吐、懷孕母豬流死產等症狀;典型病變則包括脾臟腫大呈現深紅色到黑色、淋巴結腫大出血壞死、全身漿膜面出血。
本次台中梧棲養豬場病毒從何而來?
- 農業部指出,台中梧棲養豬場自10月10日就出現豬隻死亡,至10月20日已累計117頭豬隻死亡,因目前病毒株尚未分離,需1至2週時間,還無法釐清確切病毒狀況,因此現在只能先以疑似案場做最高規格的防堵工作,待確認原因後再通報世界動物衛生組織(WOAH)。
還能以廚餘飼養嗎?
- 農業部長陳駿季表示,台灣已為多年非疫區裕,若是出現病毒就一定就是從境外傳入,可能原因包括民眾違法攜帶含有豬肉製品或是廚餘系統;因此在疫調未完成前,為避免其他養豬場也因廚餘飼養方式感染,因此全國需禁用廚餘;不過台中梧棲該養豬場的廚餘來源,為環保署核可使用再利用廚餘的檢核豬場,由清潔隊提供廚餘後,再依規定以90度蒸煮1小時同時攪拌,才可讓豬隻使用。
旅遊不能帶豬肉回國,那「這些產品」可以嗎?
- 以豬油或以豬骨熬製的食品來說,由於已高溫處理、殺死病毒,可以帶回台灣;若為含豬、牛、羊、鹿及禽肉或含牛肉成分的寵物食品罐頭,應施行檢疫,符合相關輸入規定才可帶回。
- 至於泡麵,因其含肉類為經高度加工的動物油脂、萃取物、水解物等肉類乾燥粉狀物,風險極低,不過因泡麵含肉樣態多、不易判斷,建議若有攜帶,應於入境時主動向防檢署檢疫人員申報;另商業罐頭雖然也以高溫、高壓處理,不過判別標準複雜,建議最好不要攜帶,以免判斷失誤慘遭受罰。
雖然ASFV不會感染給人類,不過為了避免病毒傳入,相關單位強調,畜牧業者及民眾應避免前往疫區國家之養豬飼養場所參觀,應落實門禁管制、人車進出、畜牧場消毒等生物安全措施,若最近曾赴豬瘟區域養豬場所或接觸豬科動物之人員,返國後除應淋浴、更換衣鞋及徹底消毒,並於1週後再進入畜牧場,同時勿任意攜帶相關產品,以確保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