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禮由第62屆金馬獎最佳女主角入圍者高伊玲主持,影展大使施柏宇與短片嘉賓邵雨薇親臨頒獎,今年評審團陣容堅強,短片決審包括《血觀音》、《天橋上的魔術師》導演楊雅喆、《哈勇家》導演陳潔瑤、實力派演員曾珮瑜、韓國全州影展策展人文晟炅與日本導演宇賀那健一;XR組則由《哥利亞的思覺遊戲》導演貝瑞金莫瑞、威尼斯影展常客待場勝利及數字王國營運副總裁鄭心組成。
經過激烈角逐後,三大金火球大獎最終揭曉:國際金火球大獎由法國導演喬斯林.查爾斯執導的《恐懼的形狀》奪得,評審盛讚作品以動畫展現難以預測的敘事與存在追問,將生存意義轉化為感動與恐懼的極致表現;臺灣金火球大獎由劉人鳳執導的《跳房子》獲獎,評審認為作品以簡單題材描繪深刻情感,展現當代家庭的縮影與跨國共鳴;XR金火球大獎則由陳芯宜執導、改編自吳明益小說的《雲在兩千米》拿下,作品在敘事、聲音、剪輯與節奏上展現對VR媒介的精準掌控,被譽為「開創XR敘事新篇章」。
其他得獎作品中,西班牙導演瑪莉亞.薩爾加多以《當夏日漸寒》奪得國際組評審團獎,美國導演克里斯.瑞德克里夫《我們在現代啟示錄當佈景》獲評審特別提及;臺灣組評審團獎由朱凱濙的《貓與雞》奪得,特別提及獎頒給黃秉安的動畫《春天》,學生獎則由洪菀妤執導的《化》獲選。國際與臺灣組共同角逐的「亞洲新浪潮獎」由臺灣導演黃小珊的《風的前奏》奪下;德義合製的《賣蚯蚓的女孩》拿下「美麗島人權獎」,以細膩敘事描繪少女的堅韌力量。
XR組除金火球外,《駭客搞五人》榮獲「XR沉浸體驗獎」,導演克里斯多福.戴維斯身穿印有「彩虹台灣」字樣的背心、配上彩虹耳環登台領獎,現場與評審鄭心擁抱致意,全場掌聲不斷。戴維斯以中文感性致謝:「謝謝大家,我真的很開心。世界或許有黑暗,但太陽從未離開,台灣的溫暖與創意,是我最愛這裡的原因。」
此外,《戀戀畫時光》獲「VR360敘事獎」,以結合畫作與超現實對白的手法重新定義VR360格局;《快樂的陰影》則奪得「XR評審團特別提及獎」,技術與沉浸感兼具,評審盛讚具持續開發潛力。
延續第8年的兒童評審團獎,今年由9至12歲孩童組成評審團,最終由臺灣導演謝家忻的《殺雞》奪得「兒童心動獎」,《小房革命》獲「兒童評審團特別獎」。孩子們笑稱:「阿公的橋段讓我們想到自己家裡的長輩,真是又可愛又感動。」
此外,高雄電影節的會外賽「青少年創作美展」也公布結果,「首獎」由邱冠綾〈氣泡的堡壘〉奪得,作品取材自黃秉安動畫《春天》,以繽紛色彩與個人風格詮釋獨特想像;「最佳人氣獎」則由宮蕾茜〈在那一面背後〉拿下,獲得觀眾最高1127讚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