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1月7日,中華民國總統馬英九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新加坡香格里拉飯店舉行「馬習會」,這是兩岸分治66年以來,雙方最高領導人首次正式會面,被譽為歷史性的一刻。
下午3點,兩人互稱「先生」微笑握手,這一握,整整1分20秒,被媒體定調為「世紀之握」。馬英九神情堅定、習近平表情冷靜,快門聲響個不停,全球媒體都在捕捉這場歷史性的瞬間。
閉門會談前10分鐘,雙方面對媒體發表談話。習近平以「打斷骨頭連著筋的兄弟」、「血濃於水的一家人」形容兩岸關係,並強調「堅持九二共識,共謀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這番話聽來情誼濃厚,卻也不乏政治宣示意味。
馬英九則在中華民國憲法架構下,提出維繫台海和平的五點主張:鞏固九二共識、降低敵意、擴大交流、設置兩岸熱線,以及共同振興中華。他強調此次會面「不簽協議、不發聲明」,自認展現實質對等與尊嚴。
但民進黨立院黨團在台召開記者會,譴責閉門的「馬習會」是在傷害民主,此會面沒有公開透明的民主程序。當時的時代力量立委參選人黃國昌,與群眾在立法院外拉布條抗議,譴責馬習會,並高喊罷免馬英九,如今看來格外諷刺。
外媒對這場「歷史一握」反應熱烈,英國雜誌《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刊登插畫家Kevin Kallaugher的漫畫:畫中身形高大的習近平抱膝冷漠看向前方,身形渺小的馬英九只到習的膝蓋高度,卻踩在習的鞋子上昂首闊論,宣稱「兩岸終於能平等會面」。這幅畫表達外媒對馬英九「對等會談」說法的嘲諷。
「馬習會」落幕後,雙方各自召開記者會並共進晚餐。那一分20秒的握手,握出了兩岸關係中最耐人尋味、也最具象徵性的一幕。
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