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紹鈺專欄:中國官僚政治走不出「黃宗羲怪圈」
歷代中華帝國到了晚期多出現越扶越貧的「黃宗羲怪圈」。東方IC

鄭紹鈺專欄:中國官僚政治走不出「黃宗羲怪圈」

mirror-daily-logo

2025/11/02 06:50:00

鄭紹鈺/哈佛大學經濟系博士班,於哈佛甘迺迪學院學院國際發展中心(Center for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擔任博士生附屬研究成員
在分析晚清時,社會學家摩爾在《獨裁與民主的社會起源》裡提到:
「正是官僚機構...本身...提供了最大的物質獎勵。由於中國家庭不存在長子繼承制,一個富裕的家庭在幾代之後就變得一貧如洗。阻止這種厄運的主要方法,就是支持一些擁有科舉潛能的家族成員擠身帝國官僚機構,這些成員可以通過一些形式上不合法但是為社會習俗普遍接受的腐拜方式來發財,並進而增加整個家族的財富。投資購買土地,然後在官位上退休後再回到所購置的土地,成為了...普遍的現象。因此,官僚機構確實成了從農民和城市居民那裡榨取更多經濟剩餘的另一種方式。總體而言,官僚機構似乎是比土地所有權更強大而有效(能致富)的工具之一。」
摩爾的書在今天中國好像還沒被禁,簡直不可思議。雖然我覺得這一段話最能解釋我們看中國的各種怪現象的起源。

越扶越貧的「黃宗羲怪圈」

在中國有個概念叫「黃宗羲怪圈」,就是歷代中華帝國,越到晚期,雖然會有很多「扶貧」、「讓利」的政策,甚至會減稅,但就會人民越減越苦,人民越扶越貧,頻繁進行稅改,但常常是花式改名,舊稅併入新稅,因而有「積累莫反」之害。最糟糕的,是這些稅負還會集中在最富的幾個省份身上。
晚清以降,官僚成為致富途徑的現象並未隨科舉廢除而終止。近年多項實證研究顯示,地方官員透過調任與關係網路進行尋租,企業與家族亦依附於權力而積累(比方說,Shi et al 2018Liu 2025,但整個文獻之大,不勝枚舉。)。這種體制性的油水經濟,使得打貪行動反成為權力再分配的契機(Fang 2023)。所謂『黃宗羲怪圈』,在今日中國並非絕跡,而是以新的形式延續:上層壓下層、下層吸民脂,層層轉嫁,終至民間最弱勢者承受最大代價,並成為了過去數年以來海外中國學者喜愛談論的題目,如史丹佛大學社會系周雪光的研究,而近年來間接但高度相關的作品,則為許成鋼的《制度基因》,有興趣的讀者亦考參考鄭力軒對許一書的評論
回到這個怪圈。這種「越扶越貧」的起因,黃宗羲沒講清楚,但在別的章節(如談胥例)可以猜到一些。像是秦暉的解釋便是「胥吏得以上下其手,搭車尋租」,說到底就是基層(甚至是非正式)的官僚,在帝制機器底下,有許多的空間可以去榨取最弱勢的族群。
不過為什麼這些基層官吏,會被允許做這些事呢?秦暉也沒講清楚。

問題出在「皇上」不合理的要求

我跟主流的中國學者看法不同。如周雪光等人的分析,傾向認為這是皇權代理人的問題,並從Principal-Agent的角度來談監管的困難。然而,我的角度便不是官有問題,而是問題出在皇上不合理的要求。簡言之,怪圈的起因,覺得這是一層一層的壓迫轉移而來的,這觀點是我從丸山真男的軍國主義分析借來的(有興趣者可以讀丸山的《現代政治の思想と行動》)。
因為上頭知道對中層官僚有許多不合理的要求,也不願意花錢去讓他們好好的做事,中層官僚就會挪用經費,像內蒙古每年中央發一堆休牧金,但很多牧民根本沒拿到休牧金,錢都不知道挪去哪了。不過中央要求內蒙古達到成長指標時,本來也就沒給多少預算。
而到下層,下層官僚也是中層剝削的對像。出於上頭要看指標,中層便要衝刺指標,現在中階官僚要達的指標何止30幾個。下層呢,就要想辦法把指標變出來。為了方便下層幹活,大家給這些基層官僚對於許多事物有極大的權限。
至於中層跟下層會願意留在這種不合理的官僚體系,必然是因為這些權限、權力,讓他們有油水可以撈,這油水自然又是從民間韭菜來的。偶爾從上而下的打貪,則對這些權限畫了一些不明朗的紅線。這條紅線會有反效果,因為會降低中下層官僚去實現指標的誘因,讓他們變得消極,但沒有打貪,中下層官僚的權限幾乎是無限解壓縮。
2415448843904745663_2025-10-30.jpg
黃宗羲怪圈在未來只會越來越常出現,因為現在普遍基層官僚感受到中上層的盤剝。東方IC
然後這體制有個矛盾所在,就是中下層的榨取,有時跟最上層的治理誘因會矛盾。最上層自己要割韭菜,想養大一點再割,所以不讓下面割,那下面就會變戲法,減自己工時,有會是偷割但不上報,上陳韭菜最近很茁壯云云,實際上卻已吃下肚子裡。
又有時,最上層的想要保持一個親民的形像,怕民怨沸騰,像皇帝常常減稅,但同時,國家支出從不減少,甚至出於窮兵黷武增加,上頭不印鈔票的話,就是從中層官僚手上的經費挪,中層被剝了,不想吃虧,就再跟下層挪,或把更多工作丟給下層。遇到這種鳥事,下層自然又發明新的名目,又多了許多榨取的手段。
所以,這可以解釋為何在中國可以看到許多不可思議的怪現象,而中央卻不處理。像是隨便找一個記者上山就會看到大量的人口買賣證據,卻最終反而是取締揭露的人。很多中國鄉民看了很難過,知道地方基層官僚可能有涉入這些非法的剝削,於是要求上頭的官人來解決。

無處不在的日常生活榨取

但上頭完全知道,在許多不合理的政策推動之下,要有油水讓下頭的人撈。對中央來說,大規模的打貪行動可能發生,因為要打擊政敵,但針對這種無處不在的日常生活的榨取(用點社會學的口吻,或可稱之everyday practice of extraction),中央是不情願誘因處理的,又或是一旦處理,基層仍會很快花式地找到新的名目來從最弱勢的人身上榨取油水。
這便是黃宗羲怪圈。
雖然中國前任總理溫家寶曾誇口「共產黨人一定能夠走出『黃宗羲定律』怪圈」,但我曾跟在數前年跟中國好友聊過,這種怪圈在未來只會越來越常出現,因為現在普遍基層官僚感受到中上層的盤剝,無論根據新聞、根據巷子內偶爾傳出的風聲、根據統計數字得出的研究,上層對中下層官僚的剝削都只有變強的趨勢,而這最終,恐怕只會pass-through到民間最弱勢的人身上,比方女性,比方鄉下裡被賣去當童工的孩子,比方停電就會凍死的人,而從今日來看,這趨勢依然依然存在。
至於外國投資人不用擔心,中國GDP成長率近期仍會被微調成跟每次五年計劃預期預標差不多的%數。

★《鏡報》徵文/《鏡報》歡迎各界投書,來文請寄至:editor@mirrordaily.news,並請附上真實姓名(使用筆名請另外註明),職稱與聯絡電話。來文48小時內若未收到刊登通知,請另投他處。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