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伯洋1982年次,台大法律系畢業後赴美國加州大學爾灣分校取得犯罪學博士學位,2017年返台後在台北大學犯罪學研究所任教,關心的領域是中共對台的資訊戰與認知作戰,更研究民主防衛機制的法制問題。沈伯洋履歷單純,政治資歷也不深,他從未在公共論壇倡議過所謂的「台獨」主張,更遑論加入任何推進台獨的團體組織。不過,繼先前被國台辦列為「台獨頑固份子」以後,中國重慶市公安局日前又決定要針對沈伯洋「涉嫌分裂國家犯罪」立案偵查,宣稱要「依法追究其刑事責任」。
共產黨要追究偵辦台獨,理論上一定是要找第一衝第一勇的「台獨首惡」;要論現在113個立委誰當得起這個名號,恐怕很多人會想起民眾黨的陳昭姿。陳昭姿很早就投入台灣獨立運動,她曾是獨派色彩鮮明的台灣醫界聯盟創社社員、台灣北社社長,與她的夫婿郭長豐都是當年陳水扁民間醫療小組的核心成員。10幾20年前,她常抱怨民進黨的台獨色彩不夠濃,「兩岸政策向國民黨靠攏的民進黨,如同山寨版的國民黨。」最後索性自組「一邊一國行動黨」,甚至在2020年大選中名列該黨的不分區第一名。
共產黨不辦陳昭姿卻拿沈伯洋開刀,我很贊成文化人顏擇雅說的3種可能:1、中共其實不是真的反台獨。2、那些看起來「很台獨」的人並不是真台獨。3、以上皆是。至於共產黨這樣做的理由也很簡單,這就是典型的統一戰線,它軟硬兼施區別對待台灣的國會議員,目的是要殺雞儆猴,進而利用「次要敵人」來打擊「主要敵人」。
國民黨的新任黨主席鄭麗文說她要「粉碎台獨法西斯」,共產黨臚列名單也說要「嚴懲偵辦台獨份子刑事責任」,國共兩黨對於打擊「台獨」可說是有志一同。不過,到底何謂「台獨」?在台灣社會裡始終莫衷一是。有人說,台獨當然是那些以追求建立台灣共和國為職志(如10年前的陳昭姿)的人,也有人說,民進黨是個台獨黨,只要是支持民進黨的人都是支持台獨。有人說,共產黨反對「兩個中國」,所以只要說中華民國主權獨立就是「華獨」也是「台獨」;也有人說,台灣與中國分治已經130年了,台灣(人)的存在本身就是「台獨」。這一切,一如已故的史學思想家余英時說的:
「(中共)對於『台獨』一詞的解釋則完全由它作片面的、任意的裁決。這樣一來,台灣從官方到民間,勢必陷入人人自危的境地。任何人的任何一句話或行動都可能成為中共動武的藉口。依照它的估計,在擺出動武的姿態時,台灣內部必然互相指責,好像『錯誤』永遠出在台灣這邊,而中共那邊反而是『被迫動武』,以維護『民族大義』。」
正因為「台獨」始終不存在一個明確的定義,這議題就成為共產黨進行對台統戰的最有利標的,讓共產黨可以用「B型台獨」來打擊「A型台獨」。例如,共產黨放掉過去長期台獨「張目」的陳昭姿,集中火力攻訐現在讓它很頭痛的沈伯洋。共產黨也利用許多人支持中華民國的情感,挑起華獨派與台獨派的衝突。更不用說,共產黨無所不用其極地拉攏藍白當盟友,目的是要拉下民進黨。在統一戰線裡,無論是現在的陳昭姿、中華民國派或者是藍白兩黨都只是共產黨的「次要敵人」,共產黨拉攏這些「次要敵人」的目的是要打擊「主要敵人」,待雙方鬥得你死我活後,才是共產黨收拾戰場的時機。
郝龍斌與趙少康在國民黨主席選舉裡的遭遇,其實就是同一個鬼故事。
台獨在台灣只是一種合法的政治主張,保護每個人有倡議任任何政治主張的權力,不將之視為非我族類,就是在保護台灣的民主;不讓共產黨定義誰是「台獨」,就是不讓共產黨框限台灣人可以有什麼政治主張,也就是不讓共產黨來定義台灣的民主。任何跟著共產黨屁股標籤台獨的台灣人,都是共產黨的在台協力者,都該被視為台灣的民主之敵。
即使你與沈伯洋政見不同,都不應該對共產黨加諸於他身上的作法幸災樂禍。共產黨的作法不只在打擊沈伯洋,也是在攻擊我們的最高民意機關,更是在羞辱台灣的民主。聽說立法院長韓國瑜還想選總統,如果他真有此念,就應該嚴正譴責共產黨這樣的行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