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時代》雜誌刊出了一篇華府某智庫學者高登史坦(Lyle Goldstein)的投書,文章標題用「魯莽的領導人(Reckless Leader)」指涉台灣總統賴清德,在這兩天引發台北政壇的一陣漣漪。許多人以「魯莽論」標籤賴清德,將兩岸關係的停頓甚至惡化怪責於賴清德,但這並不是事實。
評估政治人物魯不魯莽,當然要看說話者的站位。比如說,讓藍營急統派的人來評論賴清德上任以來的言行,他當然是魯莽挑釁:但是若讓綠營極獨派的人來評價賴清德的說法,卻常嫌他優柔寡斷。所以,台灣其實不用對美國學界本就存在的對中「熊貓派」與「屠龍派」不同看法太過大驚小怪。倒是Goldstein以蔡英文作為比較級,說賴清德「不像蔡英文的穩健、低調」、「從沒有一位台灣總統,這麼明確地宣示台灣無庸置疑是一個主權國家。」充分顯示他對台灣政治的實況欠缺理解。
首先,不管是賴清德、蔡英文,甚至是20年前的陳水扁,他們都是民進黨提名的總統,都受民進黨黨綱的規制。而民進黨對於台灣前途的看法,早已經不是創黨時的《台獨黨綱》,而是在1999年通過的《台灣前途決議文》。決議文是這樣寫的:「台灣是獨立的國家,主權僅及於台澎金馬與其附屬島嶼。台灣雖然依現行憲法稱為中華民國,但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任何有關獨立現狀的更動都必須經由台灣全體住民以公民投票方式決定。」
《台灣前途決議文》是影響過去25年來民進黨有關台灣主權論述最重要的文件,它確認了「台灣已經獨立」的現況,也肯認接受了「中華民國」這個國號;決議文也向台灣社會宣示,在沒有台灣全體住民的公投決議下,民進黨不再以追求「台灣共和國」為目標。這具體表現在過去10年民進黨執政的國家慶典禮到處都充滿了國旗意象,綠營支持者也早已心無罣礙地舉起這一度被視為國民黨黨旗的青天白日滿地紅的國旗。說得更白一點,早在1999年通過《台灣前途決議文》後,民進黨不搞「台獨」已經很久了。
Goldstein說:「從沒有一位台灣總統,這麼明確地宣示台灣無庸置疑是一個主權國家。」這顯然是一個誤解。台灣的歷任總統包括國民黨的馬英九在內,都曾經說過「台灣是個主權獨立的國家」這句話。至於賴清德曾多次強調的「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其實是語出2021年蔡英文的國慶文告,並非他的創見。而賴清德在去年國慶文告拋出的「四個不變」(捍衛國家主權的決心不變、維持台海和平穩定現狀的努力不變、希望兩岸對等尊嚴,健康有序對話交流的承諾不變、守護民主自由生活方式的堅持不變),幾乎完全對接蔡英文曾說過的「四個堅持」。如果真如Goldstein所言,蔡英文是個「穩健低調」的總統,同樣的主張怎麼來到賴清德就變成一個「魯莽挑釁」的領導人?
外界之所以會有賴清德「魯莽」的印象,與其說是因為賴「說了什麼」,還不如說是因為賴德清「少說了什麼」。例如,蔡英文在2016年首次執政的就職演說裡曾宣示:「將以《憲法》與《兩岸人民關係條例》來處理兩岸關係」,這種相當貼近「一中」的字眼就沒有出現在賴清德過去一年多的任何一篇文告裡。不過,即使當年蔡英文突破民進黨執政的框架表達對兩岸關係的善意,共產黨依舊視之為「未完成的答卷」,對蔡英文8年執政的兩岸關係堅壁清野;既然共產黨過去8年從不打算接下蔡英文的橄欖枝,現在強逼賴清德必須表達同等的或甚至更多善意,到底所為何來?
事實上,即使是前總統馬英九在任內多次表述「台灣不獨、中共不武」的主張,中國共產黨也從未對此有任何的公開回應或承諾。過去幾10年來,共產黨一直以「一中三段論」(中國只有一個,中華人民共和國是代表全中國唯一的合法政府,台灣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作為其對台政策的唯一立場,僅管手段模糊,底線卻無比清楚。台灣人若迷惑於共產黨和戰兩手的統戰策略,只會不斷地流失自己的主權立場。
Goldstein寫這篇文章的意圖,他後來在自己的社群媒體上也說了:「台灣領導人必須考慮一些能保有實質自治的妥協方案」。有這樣的方案嗎?Goldstein應該去問問西藏的圖博人,新疆的維吾爾人,當然還有曾經享有高度自由與法治的香港人。這是一篇有毒的文章,其目的是要讓台灣人自我懷疑,不斷分化,削弱這個共同體面對中共的實力。
台灣在風雨飄搖中已走過70年,面對生死攸關,台灣人從不魯莽;魯莽的是那個天天軍機軍艦繞台,只想奪走台灣民主自由生活方式的中共政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