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達電除了AI基礎建設相關產品外,還有六成以上營收來自於非AI基礎設施產品,包括電動車、IA、樓宇自動化、能源基礎設施等,其中,前年表現亮眼的電動車事業部,自從今年第一季起轉盈為虧以來,今年已經連續三個季度虧損、前三季累積虧損為3.54億元,而IA也在第三季單季突然賠錢,幸而IA累積獲利仍超過10億元。
對於非AI基礎建設產品線的未來展望,鄭平表示,電動車事業部明年還「回不來」、營收也不會大幅成長,他希望電動車事業部虧損不要太多,但他還是高度看好未來電動車將會顯著成長,其中一個原因是「中國不會長期主導電動車市場發展」,IA則是持穩、ICT的展望則是非常好。
然而,佔台達電樓宇自動化營收比重最大的晶睿,受到匯率、對等關稅影響而營運欠佳,導致樓宇自動化的營運表現不佳。對此鄭平表示,長期來看,等到節能、環保的法規越來越嚴,越來越多的建築物都必須智能化、自動化、實時監控,成為「不能出錯的系統」(Mission Critical)之時,對市場對樓宇自動化產品的需求就會隨之興起,長期還是很看好。
鄭平更表示,他認為台達電營運下一個明日之星就是能源基礎設施,因為很多資料中心還沒開始營運,他們還不知道對這些設施對電網的影響有多大,越來越多新建的資料中心上線營運後,他認為微電網的需求量不僅會大幅增加,更會從現在孤島型微電網、轉向城市型微電網,城市型微電網系統更不能出錯,複雜度跟難度都很高,他希望台達電能夠及時做出來、跟上需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