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師余雅雯在臉書粉絲頁「上璽中醫 余雅雯 中醫師」發文指出,這名老爺爺不僅是個老菸槍,又愛吃重口味、辛辣下酒菜,經常搭配酒類飲品,長期下來對喉嚨與肺部造成相當負擔。入秋後,老爺爺開始出現小腿皮膚乾燥、甚至脫皮發癢的狀況,感冒與咳嗽也越拖越久。
直到老爺爺到醫院看診,醫生除了開藥調理他的身體,也建議他在日常飲食中多加入一些「涼潤的白色食材」,如山藥、蓮藕、白木耳,這些食材富含膠質,能潤肺、生津,對「秋燥」造成的乾咳、皮膚乾癢等症狀都有良好的緩解效果。老爺爺的家人配合飲食調整,幾週後,老爺爺喉嚨乾癢與痰濃問題明顯改善,小腿皮膚也不再乾癢,連氣色都比以前好上許多。余雅雯說,木耳真的是很好的食材。
黑木耳入腎:補血潤燥、強筋健體
傳統中醫認為,黑色入腎。黑木耳味甘、性平,具有滋養潤燥、潤腸通便、補氣生血等功效,能改善便祕、痔瘡、腰痠腿軟與肢體麻木等問題。此外,黑木耳還可幫助調整血液黏稠度,預防血管硬化、心肌梗塞與腦中風,是氣血不足者或中老年人的理想食材。
白木耳入肺:潤肺止咳、滋陰養胃
白木耳味甘、性平,「白色入肺」,能養肺潤燥、生津止咳、滋陰益胃。常用於改善無痰乾咳、痰中帶血、腸燥便祕、老年性喘息,或病後體虛、虛熱口渴、胃口不佳等症狀。余雅雯說,白木耳富含天然膠質與多醣體,被譽為「菌中之冠」。它不像一般人以為的「寒涼食物」,反而性質溫和、滋補力強。由於營養豐富又價格平實,近年來更被許多孕婦視為平價燕窩,用來養顏美容、潤肺生津。
余雅雯提醒,秋季空氣濕度下降,人體容易缺水,「秋燥」症狀如乾咳、鼻塞、皮膚乾癢、口乾舌燥、排便不順等,都是常見的症狀。中醫強調「秋燥傷肺,潤為養生之本」。白色食物如白木耳、山藥、蓮藕等,性平而潤,最適合入秋時節食用。此外,富含膠質或質地黏稠的食物,潤燥效果更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