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中國媒體報導,杭州一名34歲盧姓女子與丈夫婚後求子心切,前後經歷2次流產後好不容易懷上孩子,卻在懷孕12週進行產檢時,發現胎兒「臟器長在腹腔外」,當時醫師告知「有希望」,讓她決定生下寶寶。隨後,盧女求助杭州市兒童醫院院長、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新華醫院小兒外科權威王俊。
醫師告訴盧女,寶寶為「臍膨出」,胚胎在6~10週時,腹壁發育不全所形成先天性畸形,導致腹腔器官會從「缺口突出」,僅有薄膜包覆,若能排除「染色體異常」與其他重大缺陷,就可以透過手術治療。院方組成專業的醫療團隊,由婦產科、母胎醫學、新生兒外科,以及麻醉科醫師進行照顧。
然而,盧女於懷孕37週準備剖腹生產,手術前一天突然出現異常宮縮,醫療團隊緊急進行搶救,最終將寶寶順利接生,不過寶寶哭聲微弱、膚色發紺,經過吸痰、正壓呼吸器治療後狀況好轉,不過19分鐘後,醫生又把寶寶轉送手術室。
院方指出,經檢查發現寶寶的肝臟從5~6公分的腹壁缺口突出,後續經歷修補手術後脫離險境,成為杭州婦女兒童醫療集團首例在產房同場完成的臍膨出手術。術後23天,寶寶拿掉呼吸器,並脫離胃管與感染風險,成功恢復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