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能放高溫假?交通部表態「贊成這方向」 本月預告修法
近年劇烈天氣不斷發生,高溫燈號頻頻亮起,交通部表示贊成朝「高溫假」方向進行修法。示意圖/董孟航攝

未來能放高溫假?交通部表態「贊成這方向」 本月預告修法

mirror-daily-logo

2025/11/04 10:18:00

編輯:

網聞組

近年劇烈天氣不斷發生,夏季高溫燈號頻頻亮起,立委提案將高溫列為災害性天氣,立法院交通委員會昨(3)日針對《氣象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進行審查。對於未來是否放「高溫假」,交通部表示「我們贊成這個方向」,氣象署則說明,各行各業調適不太一樣,未來會提供更精密的資料供外界做為參考,勞團則建議連低溫假也需要一併列入討論。
交委會昨日針對《氣象法》修正草案進行審查,這次的修法重點之一,就是針對高溫是否要納入災害性天氣範疇之內,交通部常務次長林國顯指出,目前相關草案已送至交通部進行文字調整,約在11月預告草案,並歸納各單位意見,由氣象署整理完後再報到法制處,對於高溫假態度則表示「我們贊成這個方向」。
林國顯指出,高溫與颱風整天下雨不一樣,只是中午會較熱,對於不同行業的影響也不一樣,等有法源之後會再跟相關災防單位研擬如何發布,以及後續的配套措施各單位如何執行,但應該不會像颱風假放一整天,而是會斟酌情況給予休息、通風、補水等方式調適。
氣象署長呂國臣表示,高溫假原則上是以溫度作為判斷依據,會提供高溫變化趨勢及不同燈號,因各行各業調適不一樣,未來會提供更加精密的資料,並發布逐時溫度預報供外界做為參考,未來燈號發布後該如何實施都還需要再研議。
除了這次重點修法方向的高溫假之外,據《聯合報》報導,台灣勞工陣線協會祕書長楊書瑋指出,寒流低溫造成的職業傷害與健康風險同樣嚴重,呼籲政府在修法時應將「低溫假」一併納入討論,建構完整的氣候防護制度。他強調,修法方向應著重如何讓勞工的工作空間避開危害,而不是給假。
由於台灣地處副熱帶季風區,加上地形複雜,不同的天氣系統會在不同區域造成不同天氣變化,目前災害性天氣樣態包括最主要造成氣象災害的颱風,以及大雨、豪雨、雷電、冰雹、龍捲風、強風、濃霧、低溫、焚風及乾旱等。
目前由中央氣象署所訂定的高溫資訊標準為,氣溫達36度以上為黃色燈號、37度橙色燈號、38度以上且持續3日以上為紅色燈號。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