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溫假有望上路!環境太熱「室內也危險」醫曝嚴重性:待1小時就要小心沒命
台灣未來可能會放高溫假。圖/攝影董孟航

高溫假有望上路!環境太熱「室內也危險」醫曝嚴重性:待1小時就要小心沒命

mirror-daily-logo

2025/11/05 07:10:00

編輯:

古靜兒

全球今年氣溫異常,尤其夏季時高溫燈號頻頻亮起,不少國家如伊朗、希臘、沙烏地阿拉伯等在夏季高溫期間,會對戶外作業實施中午至下午停止戶外工作的規定,因此就有立委提案將高溫列為災害性天氣,立法院交通委員會昨(3)日也針對《氣象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進行審查。對此,北市聯醫中興院區內科醫師姜冠宇也表示,對於立法院正在討論的高溫假,民眾應可期待明(2026)年的實施狀況,同時分享高溫對人體帶來的負面影響。
姜冠宇醫師昨日在粉專上發文指出,當環境接近人體的核心溫度時,人體就宛若「活的石鍋蓋飯」般無法散熱:「一般來說外頭35度以上,待個1小時就要小心沒命了,我們這裡濕度也很高,更要一併納入考量」。姜冠宇醫師也指出,高溫假除了戶外工作的限制之外,也千萬不可忽略室內工作的條件,他表示,過去曾有保全在職場連續職殤的案例,這是因為如果室內沒有空調等足夠的散熱條件,風險和戶外工作並無不同。
姜冠宇醫師接著說明,極端氣候帶來的影響當然不會只有刻板印象中的「熱中暑」,更多的是許多人會在環境溫度適應不良之下,骨髓相對缺水、缺血液供應,導致體內淋巴球、抗體等免疫系統品質偏弱:「如果你到現在還沒有隨時補充水分的習慣,你可能會比別人衰退的快,造成我們人口不只老,還變得脆弱」。姜冠宇醫師強調,維持舒適溫度和充足水份,是現下人類適應氣候變遷必然的準備方向。
20250703^MHMD^高溫_防曬_炎熱_夏天_大太陽_天氣配圖_西門町_攝影董孟航010_2025-07-04.jpg
台灣夏季高溫讓人相當不適。圖/攝影董孟航
交委會昨日針對《氣象法》修正草案進行審查,這次的修法重點之一,就是針對高溫是否要納入災害性天氣範疇之內。交通部常務次長林國顯指出,目前相關草案已送至交通部進行文字調整,預計會在本月內預告草案內容,也將歸納各單位意見,由氣象署整理完成後再報到法制處。
林國顯表示,高溫與颱風整天下雨不一樣,只是中午氣溫較熱,對於不同行業的影響也不一樣,等到法源出爐後,會再與相關災防單位研擬如何發布、各單位如何執行後續配套措施等,但預計高溫假不會像颱風假一樣放一整天,而是會斟酌情況給予休息、通風、補水等措施。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