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白主張停砍公教年金 時力:應先為弱勢高齡者建立經濟安全網
時代力量黨主席王婉諭說,立法院應優先建立「基礎年金」制度,確保所有高齡者的基本生存權,而非優先討論停砍公教年金。(圖/時代力量提供)

藍白主張停砍公教年金 時力:應先為弱勢高齡者建立經濟安全網

mirror-daily-logo

2025/11/05 12:29:00

記者:

李奇叡

立法院司法委員會今(5日)排審國民黨提出的公教退休年金停砍法案。時代力量對此表示,當台灣有超過240萬名高齡者每月領取的年金連貧窮線都不到時,立法院應優先建立「基礎年金」制度,確保所有高齡者的基本生存權,而非優先討論停砍公教年金。
時代力量表示,目前台灣的年金制度極度不公平,高齡者的老年生活保障完全取決於職業身分:公教人員年改後平均仍月領5萬元以上,且設有3萬2160元的最低保障樓地板;而勞工平均月領約2.5萬元;農民平均月領8110元老農津貼;無職業保障者每月僅能領取平均3933元的國民年金。
時代力量指出,衛福部今年公告的最低生活費為1萬5515元。這意味著有超過240萬名高齡者,佔全台高齡人口一半以上,每個月領到的年金連維持基本生活的貧窮線都跨不過,甚至不到公教人員最低樓地板的一半。
時代力量表示,大家都不反對保障公教人員的退休權益。但是讓每個人都能跨過貧窮線、擁有基本的經濟安全,應該是政府最優先的責任;隨著台灣社會高齡化加劇,若制度不改,高齡貧窮問題只會更加惡化。
對此,時代力量提出三點主張。首先在討論停砍公教年金之前,應全面重新檢討台灣的年金制度,釐清改革的優先順序;而政府應優先建立「基礎年金」制度,為所有高齡者建立一張經濟安全防護網,確保每個人都能跨過貧窮線、有尊嚴地生活。
時代力量並呼籲,賴清德政府應重啟年金改革國是會議,接續蔡英文政府任內的改革議程,繼續進行勞保改革、建立基礎年金制度。尤其高齡生活的經濟安全與基本保障,不應該是隨職業而異的特權,而是每個國民都該享有的基本權利;在稅收有限的情況下,更應該優先照顧最弱勢的高齡者,而非優先停砍已有較高保障的族群。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