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國昌表示,民眾黨團自去年開始,針對年金改革黨團立場清楚「不贊成走回頭路」,但也認為年金制度必須停下腳步、適時檢討,不該犧牲特定族群,製造造成世代、族群衝突,甚至公教職業環境的衝擊。
黃國昌回顧2015年,前總統蔡英文競選期間曾對軍公教喊話:「你們不是改革的對象,是改革的夥伴」,結果四大年金卻只集中在公教,完全不願意面對勞保基金的問題。
黃國昌批評,最快破產、年金水庫匱乏的其實是勞保年金,但民進黨政府不願提出真正解決方案,歷屆勞動部長都閃躲延宕,而過去7年政府撥補勞保5170億,改革進度卻是0。而公教年金撥補僅不到300億,行政院還刻意拖延撥補時間,他曾主張公教年金的撥補應該分10年補齊,但行政院最後仍堅持要20年才可以撥補,讓國家財政負擔短短10年內增加750億。
劉書彬指出,很多人都說,公教人員退休之後領那麼多,對年輕人不公平,這是刻意用片面資訊誤導大眾,公教人員辛苦為國家打拼一輩子,配合改革卻被汙名化。她以現職教師舉例,才剛擔任老師的人要繳公保和退撫基金2種保費,1個月要強迫儲蓄7千元,在高物價高通膨時代非常辛苦。
至於勞工部分,劉書彬說,除了自提人數有限,很多人1個月只需繳幾百塊到1千塊,也會連帶影響退休給付。而公教人員年金再砍下去,其實使整個教育現場都受連帶影響,假如沒有優秀老師持續進入職場,台灣未來相當堪慮。
張啓楷說,針對年金改革修正案,民眾黨團將提出再修正動議,重點有2項,包括從今年開始,也就是2025年後,各年度的所得替代率不要再逐年降低;再來就是,若物價指數上漲達到5%,所得替代率也應依照成長率調整,與勞工還有國民年金的規定都一樣。
黃國昌總結,民眾黨沒有要走回頭路,唯一討論的只有所得替代率調降後,就目前基金水位以及通膨狀況,停下腳步重新檢討。台灣民眾黨團將提出再修正動議,要求縮短年金檢討年限,更靈敏反映物價波動,讓台灣不分行業別,都能得到退休生活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