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凰颱風北轉趨勢明確!預估升級成中颱
氣象粉專「台灣颱風論壇|天氣特急」昨(6)日晚間指出,根據最新的模式疊圖顯示,歐洲模式(EC)與Google AI模式(GenCast、FNV3)在這一輪預報中對鳳凰颱風走向達成高度一致的共識,2大模式皆顯示,鳳凰在北轉後將朝台灣接近,而這樣的趨勢已經在連續多輪預報都穩定呈現。
粉專分析,目前預報的主要分歧在於颱風北轉後,究竟會沿著台灣西岸還是東岸北上,而其後續變化則取決於副熱帶高壓的勢力變化與轉向的時間與位置。不過,粉專強調,各模式的共識都是鳳凰在抵達台灣西南方海面時,仍可維持中度颱風規模,強度不可小覷。粉專進一步於今(7)日早晨更新指出,鳳凰颱風持續增強,預估即將升格為中度颱風,路徑方面並無明顯變化,預計會在下週二(11日)進入南海後北轉,逐步朝台灣靠近。
另外,氣象專家吳德榮在「洩天機教室」專欄引述歐洲(ECMWF)系集模式指出,鳳凰的系集平均路徑將經呂宋島北部,很有可能在台灣西南方海面北轉進入台灣海峽、直接侵襲台灣;個別模擬結果則顯示,鳳凰北轉後因陸續受到呂宋島破壞、水氣被削弱、部分中緯度乾冷空氣介入等原因,颱風強度逐漸下降,路徑也因此出現分散,不確定性增加。
美國(GEFS)模式則模擬顯示,鳳凰強度大幅減弱後,可能受低層東北風導引,轉往西南方向遠離,而根據氣象署最新資料,鳳凰在登陸呂宋島前強度可達強烈颱風程度,雖然北轉至台灣西南方海面後將逐漸減弱,但鳳凰侵襲期間仍可能帶來暴風及豪雨威脅,絕不可掉以輕心,務必做好防颱工作。
東北季風減弱氣溫回升!鳳凰外圍環流接近北台灣恐迎暴雨
吳德榮在「洩天機教室」專欄引述6日晚間8時的歐洲模式(ECMWF)模擬顯示,由於今日至下週日(9日)期間東北季風減弱、水氣減少,全台以多雲時晴為主,只有北海岸與東半部有局部零星降雨的機率。隨著冷空氣消退,各地氣溫將逐日回升,呈現白天偏熱、早晚微涼的天氣型態。
吳德榮指出,下週一(10日)起鳳凰颱風外圍環流逐漸靠近,東半部及北部降雨將明顯增多;各地在下週二、三(11、12日)需嚴防鳳凰可能挾帶的暴風及大量降雨,但因風雨分布與強度仍在持續調整中,建議民眾應密切關注氣象更新。吳德榮預估下週四(13日)白天起,鳳凰將逐漸減弱遠離,天氣自南而北先後好轉。
鳳凰為什麼是極為罕見的颱風?
氣象專家林得恩在粉專「林老師氣象站」指出,「鳳凰」是極為罕見的個案,他表示,每次颱風來襲前,氣象單位都會綜合各數值模式模擬結果與實際環境變化,進行滾動式評估,以預測最佳路徑,並以歷史類似颱風作為風雨量的參考依據。不過,這次鳳凰颱風的歷史案例極難比對,因為11月發生、強度可達中度至強烈颱風、可能沿台灣西部北上的颱風,實屬罕見。
林得恩引述1950年至2024年的氣候統計數據指出,11月平均侵台颱風數僅0.3個,歷史上在11月登陸台灣的颱風也只有6至7個,而這其中幾乎沒有從西部登陸、橫越中央山脈再從東部或東北部出海的案例。由南往北、走台灣海峽的颱風更僅有3至4個,屬於11月極少見的路徑型態:「只能說,無疑又是一個氣候變遷影響所造成的特殊案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