盜賣郵政資產?網售花蓮災區郵筒「最高6000元」 中華郵政回應 
光復郵局待報廢郵筒遭網路賣家以2500元至6000元不等販售。圖/翻攝自臉書

盜賣郵政資產?網售花蓮災區郵筒「最高6000元」 中華郵政回應 

mirror-daily-logo

2025/11/08 10:48:00

編輯:

吳宜錡

花蓮縣馬太鞍溪堰塞湖9月23日發生溢流,導致下游地區多處房屋、道路遭淹沒,造成嚴重災情,事發至今,網友發現臉書社團竟出現疑似花蓮光復鄉郵局報廢郵筒,遭網路賣家稱「裝飾品擺件收藏」,於臉書社團以2500元至6000元不等販售;中華郵政也對此事說明。
近期網友發現,在花蓮縣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災情後,出現疑似光復鄉郵局報廢郵筒,遭網路賣家作「裝飾品擺件收藏」,更稱「品相都還不錯,就是沒有鎖頭或是沒有鑰匙可以開」,以價格2500元至6000元不等販售,質疑盜賣郵政資產。
對此中華郵政表示,經查該批郵筒原為光復郵局存放於1樓閒置空間待報廢設備,受到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事件影響,泥流沖入郵局後方圍牆,導致郵筒、廢棄物及污泥混雜,又後續救災清運時,郵筒不慎與廢棄物一併清除,遭民眾拾獲上傳至網路平台販售。
然而依據中華郵政「報廢財產變賣及估價處理作業要點」規定,報廢設備應先將外部郵政標記,包括郵徽、局名、局內編號、新形象圖案、車體廣告及相關文字確實塗銷,並全程拍照存證才會進行變賣;至於信筒、信箱等具郵政識別特徵之設備,則會同得標廠商運送至廢鐵廠,以重型壓鐵機實施整體破壞並拍照留存,「不得作為一般物品轉售或收藏用途」。
中華郵政強調,針對網路上不當轉售郵筒一事,已告知網路賣家,賣家亦立即刪除貼文下架商品,目前郵局已緊急收回全部17座郵筒;同時也已向事發郵局單位依規定檢討報廢財產保管與處理流程,並嚴加落實作業防範措施。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