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碩前三季每股大賺44.6元 已備庫存4個月因應記憶體供不應求 考慮明年漲價
華碩董事長施崇棠(左)、輝達執行長黃仁勳在今年COMPUTEX展場相見歡。

華碩前三季每股大賺44.6元 已備庫存4個月因應記憶體供不應求 考慮明年漲價

mirror-daily-logo

2025/11/11 19:52:00

記者:

吳筱雯

華碩第三季受惠於品牌營收創新高,不僅營益率提前回升至4.4%,品牌稅後純益也上升至105.56億元,前三季品牌EPS達44.6元。共同執行長胡書賓、許先越預期,第四季PC、AI伺服器、板卡業務都會比第三季下滑,記憶體出現難得一見的大缺貨、漲價,華碩目前有四個月的庫存在手,接下來會藉由改變產品組合、或甚至漲價來因應。
華碩今日公布第三季財報並舉行線上法說會,由共同執行長胡書賓、許先越主持。華碩表示,第三季品牌營收在包括AI伺服器在內的企業產品帶動下,以1890.7億元創下歷史新高,其中,企業產品第三季營收比去年同期成長100%,而板卡業務第三季營收年增率亦高達30%,板卡營收中甚至高達80%是來自於輝達RTX50系列的高階顯示卡。
AI伺服器、電競筆電、高階顯示卡帶動品牌毛利率從上一季的低點、回到12.9%,不過還是遠低於去年同期的17.1%,在經濟規模帶動下,第三季品牌營益率也回溫至4.4%,比上一個季度足足成長一個百分點,然而比起去年同期,還是下滑2.7個百分點。第三季品牌稅後純益為105.56億元,季增8%、年減16%,單季EPS為14.2元,累積品牌前三季稅後純益為331.53億元,EPS為44.6元。
面對第四季,隨著淡季來臨,華碩預估PC業務將季減10~15%、與去年同期持平,以板卡為主的零組件、伺服器業務合計也會季減5~10%、年增40~50%。不過在法說會結束前許先越坦承,板卡第四季業務可望與第三季持平,第四季零組件與伺服器的衰退主要來自於伺服器。
而AI伺服器對記憶體的需求排擠非AI應用的DRAM、NAND,胡書賓表示,從第一季起華碩已經拉長庫存水位,到第三季底為止,華碩在零組件端的庫存有兩個月、在通路的成品端庫存也有兩個月,加起來四個月可以讓第四季華碩不會受到太大影響,接下來華碩會藉由動態調整產品組合、或是漲價來因應。
而華碩前兩代ROG遊戲掌機Ally熱賣後,與微軟XBOX合作的第三代開賣以來,胡書賓透露,高階機種銷售比預期好太多、大缺貨,他因此預期,每一季可以為華碩帶來40~50億元營收。
2026年已經在望,然而,對比去年同期華碩對於PC換機潮的高度期待,今年華碩卻是對明年AI PC與PC出貨量均轉趨保守。許先越認為,AI PC對於促進PC總出貨量成長沒有什麼幫助,明年全球PC出量將與今年持平、正負2~3%,他進一步表示,AI PC不論是以微軟(CPU內建的NPU算力達40TOPS)為定義、還是以英特爾(有NPU都算AI PC)為定義,明年的滲透率都會比今年倍增,可是AI在PC端的應用普及慢、推不動用戶換機。
一樣都是AI,華碩對AI PC看法偏保守,卻對AI伺服器、AI超級電腦很樂觀。許先越表示,原先估計AI伺服器只會佔今年營收10~15%,然而第三季AI伺服器營收大增,第三季的AI伺服器營收占比已經接近20%,主要是因為來自歐洲、美國線CSP的訂單大增,讓他看好明年AI伺服器的成長性,內部已訂下很積極的成長目標,華碩會加大資源投入。
至於華碩以輝達AI超級電腦平台GB10開發的GX10,雖然售價高達近3000美元,但許先越確認為GX10的「性價比很好」,目前下訂的客戶背景,包括在地端做AI模型開發的廠商、新創業者、電子公司的實驗室、學術單位、智慧製造業者等,他預估明年全年GX10出貨量有機會來到3~9萬台。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