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齡換照新制將於115年5月正式上路。根據估算,全台70歲以上持有駕照者人數182.6萬人,隨著高齡化社會,還會一路增加、10年後會達272萬人。這代表未來道路上,每4台車、就可能有1台是長者駕駛。隨著年齡上升,反應、視力、認知功能都逐漸衰退,風險自然也提升。
從警政署近年交通事故資料中,42萬多件汽車事故裡,75歲以上高齡駕駛造成的「行人死亡率」為全齡最高,甚至是41~64歲族群的2.44 倍。令人吃驚的數據是65歲後,每增加1歲,造成行人死亡事故風險增加4.5%,75歲後,這個風險暴升到11.3%,而且高齡駕駛自身死亡風險,也會隨年齡每年增加8.8%。
這些冰冷數字背後,是每一位爸爸、媽媽、阿公、阿嬤的生命安全。因此,政府不得不面對一個現實問題:如何讓長輩「繼續行動自由」,同時「更安全地用路」?為了讓高齡者真正意識到駕駛風險,交通部公路局今年在全國舉辦 7 場「高齡換照講座:醫師出任務」。
首場於11/24在高雄凱旋醫院舉辦,講座由凱旋醫院副院長黃敏偉主講現場氣氛溫暖、互動熱絡。身體退化不是錯,但要知道它會影響開車。從視力變差、反應變慢,到認知下降都會影響判斷,一失準,就會造成閃避不及、或是誤踩油門,尤其有些長輩長期服用藥物,藥物的副作用也會讓駕駛危險性增高。黃敏偉表示,政策目的不是限制行動,而是透過專業醫學評估及科學檢測,協助長輩安全用路,照顧長者的交通安全。
同時,高雄市區監理所也向民眾解說高齡換照新制與分級關懷的理念。講座設有有獎徵答,讓長輩從互動中真正理解政策內容115年5月高齡換照新制正式上路。高齡換照新制度重點如下:
●需通過體格檢查
●需通過免費安全教育課程
●需通過危險感知體驗
●領到新駕照,效期5年(至75歲)
●75歲以上維持「每3年換照」
「醫師出任務」講座,由醫師透過醫學角度與長輩面對面的交流,是要幫助高齡者自我察覺身體機能、以及感知退化對用路安全的影響。公路局也提醒,高齡換照115年5月起實施,年滿70歲以上的長者,於收到監理所(站)的通知再行換照即可,不需要提前要求換照。接續場次將分別在臺中市、新竹市、南投縣、屏東縣、彰化縣及臺東縣舉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