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稅引爆訂艙量大減 法人報告:貨櫃航運獲利恐攔腰砍
海運諮詢機構Drewry評估亞洲-北美航線,四月之後將會有53%的運力被取消。有法人報告,長榮、萬海、陽明貨櫃航運三雄獲利將攔腰砍。(長榮提供)

|即時

關稅引爆訂艙量大減 法人報告:貨櫃航運獲利恐攔腰砍

2025/04/21 13:42:00

記者:

陳宏銘

今(21日)長榮(2603)、萬海(2615)、陽明(2609)貨櫃三雄股價表現同時疲軟,事實上航運三雄近日的齊沉,也反應了航運市場,其實並沒有出現原本預期、關稅緩行90天後的拉貨潮,甚至,之後亞洲-北美航線將會有53%的運力被取消。
主要是2、3月北美貿易商已經趕在川普宣布關稅前,提前拉完貨、拉高庫存,此刻正處於一個觀望態度。攬貨業者表示,現在四月的訂貨櫃航運情況是兩班併一班,這十分吻合英國倫敦海運諮詢機構德魯里(Drewry)對於未來五周貨櫃訂艙量的預測,亞洲到北美航線會減少一半以上的運力。而亞洲-歐洲線亦好不到哪去,這次3-4月光被取消的船次就達198班,年減了約46%。
攬貨業者表示,平常貨櫃三雄的運力,有2/3是在運送中國商品、1/3運台灣及東南地區商品,當美國將對中國商品關稅最高拉到245%,那就意味美國貨主壓根不會訂貨,中、美關稅問題若一直持續未解,那麼隨後即可見義烏商品將傾倒到歐洲,而美國也沒辦法好好過2025年的聖誕節,畢竟,美國的生活必需品有40%來自中國供應鏈。
其他亞洲地區對等關稅雖然川普宣布暫緩90天實施,但再怎麼樣10%的輸美基準關稅擺在那,成本就硬被提高了一成,而這一成由進口貿易商付的關稅,看商品的毛利率是不是有利可圖,瞬間被吃掉10%、毛利率不夠高的商品當然是停止輸美。
由於四月後的航運前景不被看好,船公司儘管處於北美線簽約季節,不傾向加價、也不砍價,真的會砍的是船班,除了可以讓裝載率不錯外,藉此也能控制運力。但即使如此,本土法人還是很不給面子地認為今年貨櫃航運三雄的獲利不只恐將腰斬,甚至預期明年還有可能由盈轉虧。
而與中國跨境電商對接的DHL空運方面,因為包裹關稅即將於5月2日起生效。800美元(新台幣約2.6萬元)以下小額包裹5月2日至6月1日入境美國的郵政包裹單件費用提高至100美元(新台幣3252元),至於6月1日之後入境的包裹,則是每件將被徵收200美元(新台幣6504元)。
至於原本從30%調升至90%的中港小額包裹關稅,中美對抗下,又被川普懲罰到120%,形成了一波寄貨潮,現在再加上美國海關的新規定,800美元以上包裹、必須走海關正式處理程序,造成嚴重貨品大塞車,DHL也因為這樣暫停800美元以上的企業對消費者包裹運送。
20250421關稅引爆訂艙量大減 法人報告:貨櫃航運獲利恐攔腰砍。翻攝DHL臉書
跨境包裹輸美關稅5/2生效,現在寄貨潮讓DHL發出4月21日起暫停向美國個人發送價值超過800美元(新台幣約2.6萬元)貨件。(DHL提供)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