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韓軍艦下水船底破大洞 但美國海軍可笑不出來
建造中的北韓軍艦。圖片取自網路

|即時

北韓軍艦下水船底破大洞 但美國海軍可笑不出來

2025/05/23 06:30:00

戰略風格編輯部/本文轉載自世界特種部隊與軍武資料庫臉書
北韓新造5000噸「崔賢號」驅逐艦,擁有陣列雷達(ESA radar)與大量飛彈垂發裝置(VLS),紙面上戰力甚至超越台灣海軍。但北韓海軍由小型艦艇「大躍進」開始操作大艦,難免經驗不足,21日北韓崔賢級2號艦下水儀式時,即發生嚴重意外事故。
這場下水典禮於21日在清津造船廠舉行,北韓領導人金正恩親自出席。然而下水過程中發生嚴重事故,北韓官媒新聞稿直接點名因「指揮不熟、操作不慎,無法保障底盤移動平行度」,結果「船艉部分的下水滑板先脫離擱淺,導致部分區段「船底破孔」致船艦失衡,船艏部分未脫離船台。」(編按:船體不平衡,恐怕會導致因自重的應力,讓船體內部結構受損)
金正恩親眼目睹事故全程,嚴厲斥責相關單位與人員,直言「這起事故完全由做事不慎、不負責任和不科學的經驗主義所造成,是既不可有、又不可接受的嚴重的重大事故、犯罪行為。」
金正恩強調,此次事件損害國家的尊嚴,「事故責任完全在於黨中央委員會軍需工業部、國家科學院力學研究所、金策工業綜合大學、中央船舶設計研究所等相關單位及清津造船廠的相關人員。」
「盡快修復驅逐艦是直接關乎國家權威的政治問題,而非單純的商業性問題」,下令務必在北韓勞動黨中央6月全會召開前,無條件完成修復工作。
只是,北韓本次事件可不能只當笑話看,因為事件本身反應了海軍的戰力,不能只看表面上的船堅砲利。
軍事建設可不是只看武器性能,就算武器可以迅速購買,但合格人員的培訓(包含操作與維護),製造(含成品與零件)及保養維修的工業能力等等,更是保障軍事力量的關鍵。
例如迄今還是世界最強大的美國海軍,近年就飽受美國整體去工業化帶來的造艦/維護能力嚴重衰退困擾,造成戰力大打折扣。
根據相關研究與國會報告,美國海軍船艦新造/維修基礎設施老化,乾船塢數量不足,維修資源(設備與零組件)匱乏,經驗豐富的造船工業技術人力持續流失,讓軍艦維護工作品質大幅降低,工期也越拖越長!
尤其是無法外包的核動力潛艇的保養(美國目前唯一領先世界的武備)嚴重延遲,目前已經積壓達18艘無法按時維護,大幅影響美軍水下戰力。
新造艦艇能力也與中國海軍越差越大,例如美國海軍已經利用義大利現成設計以簡化開發流程的「星座級」巡防艦,製造過程仍出現嚴重遲延:原預計2020年開工,2024年首艦完工,結果2024年才安放龍骨,迄今完成進度約10%,2029年才可能下水。
若干統計資料顯示,中國海軍的造艦與維護速度,是美國海軍的約「223倍」,你沒看錯就是200倍以上,因此預計2030年左右,中國海軍就可望在西太平洋(第二島鏈內)完全壓倒美國海軍。
美國海軍要扭轉此劣勢,則需加強與盟友協同,有效利用全球資源,以歐洲諸國、日本、韓國、台灣、澳洲及印度等盟友合計的千艘艦隊規模,分擔作戰、造船與維修壓力。

★《鏡報》徵文/《鏡報》歡迎各界投書,來文請寄至:editor@mirrordaily.news,並請附上真實姓名(使用筆名請另外註明),職稱與聯絡電話。來文48小時內若未收到刊登通知,請另投他處。

延伸閱讀